为强化滨河镇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规范应急组织和行动,增强辖区群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保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滨河镇辖区内突发事件、防汛抗旱、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件、燃气突发事故、森林草原火灾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等的应急处置。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任务,规范应急处置程序,保障灾情发生后我镇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有效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转移安置、排危除险等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三、响应流程
本预案不分响应等级,灾情发生后,我镇立即启动响应,各组开始收集、核实受灾情况,在通信未中断的情况下,按照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如出现交通、通信中断等极端情况,在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前或上级应急工作组进驻前,依据本预案相关要求,第一时间自行组织开展有效的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转移安置等工作(详见附件1)。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结合实际情况,成立滨河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中心,下设信息收集上报组、自救互救组、转移安置组、重大危险源排查组、抢险保通组、治安维稳组、心理疏导组(详见附件2)。
(一)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中心
指 挥 长:梁舜杰 党委书记
孙宏瑞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副指挥长:金文平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卢 雪 党委副书记
成 员:马 芳 纪委书记
景明月 组织委员
刘柏冬 党委委员、副镇长
马智勇 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东升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许 巍 副镇长
各村(社区)、办(中心)负责人
职责:负责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的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综合演练,做好各项防灾减灾救灾准备,配合上级指挥部开展工作。
(二)工作组
1.信息收集上报发布组
组长:金文平
副组长:王馨梓 拓文龙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平时明确信息上报要素、方式及渠道。
灾后职责:拓文龙负责灾害信息收集上报,范围包括:灾害、人员伤亡、建筑物和生命线破坏、次生灾害危险、现有资源和能力、困难与需求等情况。如通讯中断,组长将受灾情况汇总后,结合道路交通实际情况采用步行、摩托车等最快的方式前往最近的上级部门报告灾情(报告格式见附件3)。王馨梓负责应急广播设施管理应用,在必要情况下,利用应急广播进行灾情播报、精准动员、次生灾害预防、物资领取等信息发布。
2.自救互救组
组长:马智勇 王东升
副组长:施小芳 拓文龙 乔翠萍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平时保持与邻近的医院、消防部门、地震部门、大型机械施工队伍的联系,建立联系电话台账。选拔辖区中的青壮年、民兵组织人员等,建立应急疏散和抢险救灾队伍。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掌握避险疏散、自救互救、抢险救灾等技能。
灾后职责:
(1)组织群众疏散。由王东升牵头,施小芳、拓文龙配合,组织群众按照既定路线就近疏散至临时安置点;在狭窄道口、拐弯处安排引导员;到达疏散场地后及时清点人数,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情况。
(2)组织自救互救。各村(社区)负责人综合考虑被困人员区域分布情况,统筹安排村(社区)干部分组前往被困人员所在地开展救援,每个救援小组应确定组长,严格遵循“保证安全”“先救易后救难”“先救命后救伤”的救援原则。如果情况复杂无法施救,做好标记,尽可能保证被困人员的生命体征,立即报告指挥中心,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
(3)开展基本医疗救护。由马智勇牵头,乔翠萍提供卫生技术支持,在日常选定的安全区域,利用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对受伤群众开展医疗救护。
3.转移安置组
组长:卢 雪
副组长:王馨梓 拓文龙 乔翠萍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平时掌握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情况,明确可以转移安置的路线和区域,分片区责任到人。做好临时安置点的场地选择(见附件4),定期组织演练。
灾后职责:灾后按照上级指示或实际情况,组织转移安置,确保安置点安全、有基本生活保障,组织开展搭建帐篷,筹集、搬运、分发生活物资等,实现受灾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住所、有厕所等。
4.重大危险源(次生灾害危险源)排查组
组长:金文平
副组长:拓文龙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日常负责各重大危险源(次生灾害危险源)等的登记巡检工作,学习掌握必要的应对知识及先期处置技能。
灾后职责:灾后负责各重大危险源(次生灾害危险源)等的隐患排查,出现重大隐患或灾害情况时,开展力所能及的先期处置,并及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有关部门,同时报告指挥中心。
5.抢险保通组
组长:王东升
副组长:王馨梓 施小芳 拓文龙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掌握受灾时可以调用的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大型工程装备情况,做好登记,定时更新。
灾后职责:在出现交通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开展力所能及的抢险保通工作,自身力量无法处理时,及时向指挥中心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治安维稳组
组长:刘柏冬
成员:拓文龙 马蓉芳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按照应急疏散场地做好分组,明确职能职责,开展必要的培训。
灾后职责:应急期内负责治安巡逻和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的安全和生活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负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封闭管理,防止灾害造成二次伤害,组织辖区派出所民警,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协助应急疏散及抢险救灾组开展相关工作。
7.心理疏导组
组长:卢 雪
副组长:施小芳 马蓉芳 乔翠萍 各村(社区)负责人
灾前职责:掌握辖区专业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情况,建立联系,做好登记。学习一定的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和简单应对方法,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常与群众聊天赢得信任。
灾后职责:对有恐灾心理、受伤、亲属失联等情况的人,能及时发现他们心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不同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各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分工,明确职责任务。
2.指挥中心定期开展培训,承担自救互救职责及医疗救护职责等人员要积极参加培训,培训可由镇机关中掌握相关技能的人员承担,也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培训机会及名额。
3.开展演练,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按照本预案组织开展综合性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疏散演练4次/年,通过演练,发现问题,修订完善预案,提升处置能力。
4.开展宣传教育,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关键节点和重点时段,多轮次、高频率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主题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引导群众学习防灾减灾救灾常识、镇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不同灾害的避险方法、疏散方法、疏散路线、自救互救的方法等。
(二)物资及后勤保障
1.掌握镇基本情况,包括占地面积、群众人数、疏散点、安置点分布、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医疗资源情况、重点帮扶对象、次生灾害源及危险源分布情况等(示例见附件4)。
2.做好物资储备,可根据实际情况储备基本的救援工具,应急通信、广播、照明等设备,医疗物资,饮用水、食品、帐篷等基本的生活物资等。
3.建立管理台账,对应急物资、可调用的大型工程设备、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人、附近医疗机构等建立台账,登记造册,专人管理,定期更新补充。
4.上级应急工作组进驻或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后,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接受统一指导,指挥中心提前安排人员承担向导、翻译以及应急救援物资接收、分发等工作,将受灾情况、被困人员地点、地质灾害点等情况汇总上报,为上级应急工作组或专业救援队伍及时有效开展应急处置提供保障。
附件:1.滨河镇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处置流程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