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登录个人中心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互动交流 走进沙坡头

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640502001/2022-00025 文号 卫沙政办发〔2022〕11号 生成日期 2022-01-20
发布机构 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沙坡头区发展和改革局 有效性 有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开展发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法改造传统服务业,发明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科研事业和公共事业等,以及由以上主要产业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十三五以来,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占据重要地位。

为加快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扩大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动能优势,推动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沙坡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卫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沙坡头区以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步伐,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比重提高、质量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呈现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的新态势,现代服务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为十四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成效

1.现代服务业规模扩大,驱动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沙坡头区服务业产业增加值持续壮大,年均增速达到6.8%2020年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7.7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239.745.1,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沙坡头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文旅产业迅速壮大,发展基础稳固十三五期间,沙坡头区以旅游项目为抓手,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总产值年均增长11.5%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总产值的10%以上,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7%以旅游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增加,产业发展载体进一步扩规提质,拉动了交通、餐饮、住宿、商贸等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旅游总收入超过十二五两倍,沙坡头旅游品牌效应日渐凸显,全域旅游纵深推进。

3.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云计算和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沙坡头区,亚马逊AWS、美利云、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建成投运,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一批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交通路网布局不断优化,发展格局日渐清晰,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持续增强。商贸服务布局优化,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金融服务渐成体系,健康养老多模并举,生活服务多样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占比从2016年的39.3%下降至2020年的26.4%。智慧旅游、新零售、农产品电商、网红经济等新模式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4.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支撑更加有力。十三五期间,沙坡头区认真落实自治区科技创新30、中卫市科技创新22和沙坡头区创新驱动”25条政策,到十三五末,累计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29件,R&D经费投入强度年均增长28%,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达1.73%。通过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集群,精准开展技术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效激发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产业链顶端发展。

5.公共服务投入加大,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压力下,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方面的财政投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覆盖面、可及性显著扩大,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面临问题

1.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从全区来看,沙坡头区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区九个市辖区第7位,服务业占GDP比重在低于全区平均比重(50.4%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规模、服务业占GDP比重等主要指标相对落后。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档次偏低,云计算和大数据、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新业态亟需规范引导,服务业引进来步伐缓慢,外需市场拓展难度较大。

2.优势资源尚未充分转化。沙坡头区文商旅资源优势突出,但文商旅融合程度不够,未形成发展合力,且缺少高品质、特色鲜明的项目产品和消费业态,导致特色资源未转化为生产力。生活性服务业整体便利化、数字化、品牌化、特色化程度不高,高端民宿、体验服务、定制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规模偏小,社区型综合性服务业生态不够完善。

3.生产性服务业受周边虹吸影响。首府银川具有城市能级优势,在高层次人才、高端产业、资本等方面对沙坡头区产生较强虹吸,沙坡头区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主要依赖银川供给,导致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体量规模较小。

4.创新发展缺乏人才和平台支撑。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技术、数字信息、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人才缺乏,面临内育缺乏高等院校支撑、外引难以留住人才的困境。科技创新主体、研发平台总量偏少,缺乏如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平台载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实力不强。

(三)发展机遇

从全国来看,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消费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变量下,服务业态网络化、平台化、无人化加速发展,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行业场景革命快速兴起,将加速改变产业分立的发展格局,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内部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期间将以更高水平需求牵引供给、以更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带动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高速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从自治区来看,多项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叠加,宁夏迎来现代服务业最有利的发展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为宁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推动服务业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打造沿黄城市群、建设一字形”“几字十字现代化交通网络等做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融入一带一路、黄河流域协同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自治区决策部署发展九大重点产业,为现代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沙坡头区来看,城市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三五以来,沙坡头区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趋于完善,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2.36%。宣和镇、兴仁镇等中心乡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逐步提高。按照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要求,沿黄文化旅游带建设将不断完善,乡镇的城市功能将进一步提升,这为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支撑。2020年,沙坡头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8,632元,进入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加速发展阶段。工业深度化、产业服务化、社会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服务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总体判断,十四五期间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结构优化均有较大增长潜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消费升级将为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市场需求,新技术突破和应用也将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将为现代服务业创新注入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持续向旅游、物流、商贸、健康、医疗、教育等领域渗透,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沙坡头区现有服务业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潜力巨大,将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模式创新;二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为沙坡头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新需求。冶金钢铁、精细化工、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将促进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等业态的同步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新市场需求;三是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将为沙坡头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十四五时期,沙坡头区城镇化率预计将超过65%,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扩张和消费观念转变将有效扩大和提升商贸、餐饮、旅游、健康、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需求,进一步彰显沙坡头区文商旅资源优势,促进绿色、健康、文娱等消费升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改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扩大内需消费,全面提升服务业竞争新优势,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先行市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品质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导向,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新供给,补足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市文化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整体提升,积极打造黄河流域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不断提升星星故乡,沙漠水城城市品牌影响力。

2.坚持数字赋能,创新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并举,立足数字技术应用推进服务业模式创新、产业相互融合,拓展服务业数字化新场景新应用,不断催生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

3.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沙坡头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培育竞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和知名服务品牌。充分利用沙坡头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特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

4.坚持空间优化,集聚发展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服务业重大项目发展布局的空间约束,促进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明确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空间组织形态。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初步形成功能完善、支撑有力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服务业发展规模再上新台阶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服务业体系化、品牌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规模化、融合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做大。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4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服务业聚集区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2.服务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深入推进,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文化旅游、云计算大数据、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兴行业持续扩大。到2025年,旅游业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140亿元。

3.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深入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广。科技创新服务供给明显增加,服务业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市场化服务机制日趋成熟。重点行业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稳步推进,科技服务支撑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到2025年,RD投入达到3.5左右。

4.服务业项目建设取得新跨越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到2025年,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20亿元,投资额年均增长10%左右,对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5.服务业提质增效取得新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云计算大数据、科技服务等重点行业能级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品牌效应显著。到2025年,服务业人均效能达到20万元

专栏1  沙坡头区现代服务业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5

年均增长(

1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87.72

140

≥10

2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5

50

3

服务业吸纳就业占全社会比重

38

45

4

旅游业总收入

亿元

140

≥20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7.24

80

8

6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3.5

三、重点领域

顺应消费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主攻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沙坡头区优势型服务业,突破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科技、电子商务、金融等先导性服务业,壮大发展健康、养老、家庭、体育等成长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促进服务业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高层次,激发居民消费活力。

(一)主攻发展优势型服务业

1.文化旅游产业

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国际标准、精品思维、高端发展,全力打造沙坡头区星星故乡,沙漠水城的旅游形象,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把沙坡头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和大西北旅游中转站核心枢纽。到2025年,接待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40亿元。

建设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历史机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挖掘黄河文化价值,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把沙坡头区建设成为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从全域旅游”“全面旅游两个方面入手,塑造特色城市文化品牌,统筹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文化建设,植入黄河文化历史基因,实现黄河文化旅游的系列化开发,全景化、立体化展示,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能级载体。锚定打造国际一流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和大西北旅游中转站核心枢纽的战略目标,全面塑造沙坡头区星星故乡,沙漠水城文化旅游形象,凸显夜宿大漠,仰望星空,体验宁夏之美价值定位,持续改善旅游交通、美化人文环境、升级度假产品、完善配套设施与、优化市场结构、提升服务品质。依托沙坡头区优势特色文旅资源、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规划建设大漠黄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野奢旅游目的地、迎水桥全域旅游示范镇、星星的故乡观星基地、大西北旅游中转站核心枢纽等八项高能级文化旅游发展载体,为实现沙坡头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发展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依托一核两带四区的总体布局,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优质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生态观光、自助采摘、田园风光、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和多样化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乡土文化、地方美食、传统工艺等资源,引导发展特色农家乐、渔家乐,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旅游新特色,打造一批民俗特色鲜明、休闲项目丰富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实现旅游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特色康养旅游业,依托枸杞养生、富硒食品、沙疗等特色资源,以沙漠康养”“黄河康养为主题,推进沙漠康养旅 游综合体和以黄河生态游、枸杞康养、沙疗沙浴、休闲度假避暑 等新型体验消费为主的黄河生态康养带建设,实现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沙漠体育旅游业,在沙坡头旅游区、大漠风情旅游区等景区,拓展沙漠运动项目群,完善和开发滑沙、骑骆驼、沙漠铁人三项等沙漠运动项目,实现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推进非遗创新、创意、转化、教授、展示等与旅游相结合,建设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集中展示沙坡头区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格局,组织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建立非遗IP素材库,构建以非遗IP为核心的非遗标识系统,为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提供资源。培养、引进非遗文创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衍生新生力量实现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打造区域非遗文创网红品牌,扩大非遗影响力。推进非遗创新、创意、转化、教授、展示等与旅游相结合,建设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集中展示沙坡头区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主体。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鼓励组建沙坡头区文旅公司,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推动文旅资源与要素向公司集中,盘活全区旅游资源,实行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运作,积极开发推广旅游新产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打造沙坡头区旅游品牌。着力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中、小、微文旅企业扶持计划,引导和支持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引导其不断壮大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中小企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专栏2  文化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专栏

1.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工程:迎水桥镇水利文化公园、沙坡头区文化产业园、迎水桥镇长流水村部遗址文物保护、莫楼古镇保护等项目。

2.文化旅游高能级载体建设工程:

大漠黄河(沙坡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改善旅游交通,美化度假区自然与人文环境,加强规划建设,升级度假产品和设施,完善配套设施与条件,将大漠黄河(沙坡头)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一流的沙漠旅游目的地。

沙坡头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培育新型体育运动,发展沙漠探险、汽车攀岩、汽车摩托车越野拉力等极限运动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沙漠旅游赛 ,支持举办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国际沙滩排球赛、沙漠广场舞 大赛等精品赛事。加快建设公共体育场、沙坡头区体育公园、滨河全民健身中心等体等配套设施。到2025年,使沙坡头区成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沙坡头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推进沙漠康养旅游综合体和以黄河生态游、枸杞康养、沙疗沙浴、休闲度假避暑等新型体验消费为主的黄河生态康养带建设,实现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沙坡头区沙漠康养旅游小镇和黄河康养小镇,到2025年,将小镇打造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利用沙坡头区黄河两岸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恢复黄河水车,修复水利设施、围堰,弘扬农耕文化,发展非遗文化,全景展示黄河文化。到2025年,使沙坡头区黄河文化公园成为宁夏彰显黄河文化的示范窗口。

沙坡头区野奢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黄河·宿集作为宁夏炙手可热的热门旅游地、打卡地的网红效应,继续发力拓展相关产业链条,塑造沙坡头区野奢旅游品牌。优化提升现有品牌民宿集群,建设商业集群配套设施,建设田园集群配套设施。到 2025年,使沙坡头区成为西北最佳野奢旅游目的地。

迎水桥全域旅游示范镇:打造提升以黄河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为主线的精品乡村游线路。推进沙坡头村、鸣沙村、鸣钟村、长流水村、南北长滩村等旅游资源较丰富的村落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提升旅游厕所建设、交通体系建设、村容村貌建设、文化提升改造、生态环境治理、智慧旅游设施建设等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到2025年,使迎水桥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全域旅游示范镇。

星星的故乡观星基地:大力发展体验星空旅游产品,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塑造沙坡区星星的故乡旅游形象。建设观星基地,打造星星民宿,以星星的名字赋予民宿名称,提高旅游规格,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星星的故乡高端旅游产品。到2025年,使星星的故乡成为沙坡头区旅游一张响亮的名片。

大西北旅游中转站核心枢纽:以宁夏建设大西北旅游中转站为机遇,充分发挥沙坡头区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张力,借助于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等大交通的优势,将沙坡头打造为宁夏旅游的对外窗口,使沙坡区成为宁夏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聚集区、宁夏旅游的集散中心,到2025年,把沙坡头区建设成为中转站的核心枢纽。

3.实施多样文旅改革创新工程:实施文化和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工程(持续提升沙坡头、高庙、寺口子、腾格里湿地水利风景区等A级景区。到2025年,将高庙打造成4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梯次培育创建工程、新时代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工程、特色文化和旅游品牌创建工程、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应用工程、文化旅游富民工程等。

4.多元融合发展旅游业态项目:实施水车村生态有机农场、南干渠苹果十里长廊项目、沙坡头区滨河全民健身中心、沙坡区体育公园、宣和镇喜沟村乡村文化孵化基地改建项目。

5.旅游综合服务体系配套工程:重点建设沙坡头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沙坡头区乡村旅游智慧平台等项目,主要包括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城市品牌打造、自驾车营地、停车场、游步道、智慧旅游系统、标识系统、旅游安全系统等进行完善提升。

2.现代交通物流产业

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以完善城乡物流网络为基础,以畅通物流通道、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和发展智慧物流为重点,聚焦降本、增效、提质总目标,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建网络、促创新、优政策,构筑联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主通道和链接全国、全球重要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把沙坡头区建设成全国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物流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物流枢纽,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全区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0亿元。

完善内畅外联的物流通道基础建设。紧紧抓住交通强国建设机遇,围绕公路大通道建设,加快实施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建设,国道338线中卫至中宁段、国道338线沙坡头至甘塘段。规划新增中卫至海原高速(S45)、平海高速(S40)、升级改造省道S101为一级公路,加强中卫与海原、海兴快速交通联系。提升普通省道干线对中卫市域内城镇、园区、货场、旅游区等各类节点的联通覆盖水平。加快修建至工业园区、粮食储备基地、保税中心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运输瓶颈。积极推进沙坡头机场改扩建,加密中卫至北京、西安、重庆、上海的航班,开通中卫至昆明、南京、武汉、青岛、宁波、杭州等地的旅游包机。提升航空货客运集散能力,搭建特色农产品快销快递通道。疏浚黄河航道,畅通中卫经中宁至青铜峡的水上旅游航线,做到航标、码头、救援设施齐全,达到国家五级航道标准。

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以中央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指导,加快沿黄、山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进一步提升区内县乡公路网通达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运班车的基础上,优化提升城乡客运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建设完善农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场,集成城乡公交、客运班车、邮政快递、小件货物运输、电商配送、新能源充电桩等功能,推进乡镇农产品集散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客货邮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城区物流集散中心功能化改造和商贸集聚区配送中心建设,推广城市快递包裹、日用百货、生鲜食品、家用电器共同配送,加快社区配送服务站、智能快递柜、无人售卖终端等末端节点布局建设,实现便捷、安全、高效的城市快递服务。

提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区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多式联运、企业联盟、无车承运等物流服务新模式。促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提升物流专业化、标准化。依托云天中卫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加大物流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推广应用力度,建设集物流公共信息服务、货运信息服务和物流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物流综合应用平台,促进跨省区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培育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基地,做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争创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城乡配送物流,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提高商贸物流专业化水平。

专栏3  交通和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

1.通道畅通工程:规划新建沙坡头区至海原高速公路;新建改造国道109兴仁段、国道338中卫至孟家湾;国道338线中宁至中卫段二级公路及8.7公里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等;新建改造省道205线中卫至海原下小河段等项目。

2.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模式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项目;完善县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面向连锁超市、百货店等各类终端的统仓统配业务和建设统仓统配项目。推动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开展商圈和商业连锁企业集采集配业务,建设与新型城市生活消费方式相匹配的末端配送项目。

3.智慧物流产业链建设工程: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合同物流”“互联网货运经纪”“互联网库存管理等智慧物流示范项目,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引进运满满、顺丰等第三方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提升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智慧化应用水平。推进公铁物流装备和技术现代化,加强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4.物流业融合发展工程: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融合发展,主动融入产业物流供应链,为其提供采购物流、入场物流、中转物流、交付物流等精细服务。

3.现代商贸服务业

进一步优化商贸格局,推动传统业态提档升级,大力推动沙坡头区新区高端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辐射带动酒店业、特色餐饮业、商务服务等业态聚集发展,与鼓楼商圈形成南北呼应、定位差异的城市商业双核,以丰富的业态和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到2025年,把沙坡头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及国内外游客,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

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合发展,建设智慧消费体验店、线上购物平台、特色商业街区,培育无人售卖、同城电商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打造以中高端零售、餐饮为支撑的商业休闲体验区和特色商业示范街。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百货连锁品牌和品牌酒店,鼓励发展专卖店、精品店等,培育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网络营销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加大绿色商超”“名优产品”“菜篮子”“绿色饭店认定创建力度,推动消费品升级,提升行业诚信。

畅通农产品商贸渠道。加大商贸流通示范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示范项目,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沙坡头区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销售配送网络。扩大农超对接”“农居对接”“农企对接规模和范围,推广直采直供、直采直销模式,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积极争取资金助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应用水平提升,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综合利用区域交通优势,优先改造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枸杞、硒甜瓜、牛羊肉、苹果及金银花等名特优农副产品大型交易市场、农贸市场、集散中心和城市展销中心,建立农副产品交易电商平台,打造特色鲜明、融合发展、便企惠民、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农副产品集配中心。

加快发展特色餐饮发挥中卫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产丰富的地域优势,突出地方餐饮特色,推动地方特色美食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通过培育打造特色街区、观光夜市、美食一条街、旅游水镇等发展载体,组建行业商会,跟进政策帮扶引导,推动品质形象升级和行业自律,实现集聚、抱团发展,提升发展档次。通过组织开展绿色餐厅”“绿色饭店”“中华名小吃”“中华老字号评选,举办美食节、参加行业展会、媒体宣传、专题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交流合作,提升公众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实现快速发展。

专栏4  商业服务重点建设项目

1.商贸服务集聚提升:加快高铁商圈、恒大都市广场等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培育,加大鼓楼商圈、步行街、旅游新镇改造建设力度,完善聚集发展配套功能,提升特色商贸服务聚集功能。加快宣和镇、兴仁镇商贸小镇建设,培育打造农村特色商贸服务集聚区。

2.中卫高铁商圈建设项目:建设商业旅游购物、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生态景观住宅、游乐场等设施。

3.沙坡头水镇商旅融合示范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商旅融合发展。

4.城乡市场体系建设项目:支持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重点建设四季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食材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

5.特色餐饮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餐饮,开展名师、名菜、名店”“绿色餐厅”“中卫老字号”“宁夏老字号评选创建。培育餐饮优势企业,促进餐饮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打造特色旅游餐饮品牌,提升吃在中卫影响力。

(二)突破发展先导型服务业

1.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

抢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快引进、培育骨干优势企业,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推进构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提升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壮大数字经济规模。按照中卫市建设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的发展战略,配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将沙坡头区打造成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国家东数西算示范基地、网络安全暨信息技术创新开发基地和国家级数据供应链培育基地。

提升产业支撑保障水平。加快云基地5G+智慧园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改造建设和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提升园区数智化应用水平,优化能源供给,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优化基础网络通达能力,提升中卫至国内主要城市网络直达链路质量,建成毫秒级低时延传输网络,将中卫升级为网络传输一级核心节点。加快引进5G场景实验室、创新智能云平台等新型应用平台,提升旅游、商贸、医疗等服务行业时延敏感业务支撑能力。实施城区网络提质增效行动,加快5G基站多杆合一建设,建成双千兆宽带城市,实现乡镇千兆网络、5G信号广域覆盖,建设宽带农村。建立健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范制度,保障公共数据安全,避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隐私,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推动数据存储向数据应用转变,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共享住宿、宅经济等新业态,鼓励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条形码等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拓展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丰富发展智慧体验产品,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推动云天中卫应用发展。推动大数据在政府决策、市场服务、惠及民生领域的应用,建设城市大脑。推动政务数据一体化建设,构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助推政府数据互联互通,推进政务管理智慧化。积极推行智慧生活,促进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社区服务、食品安全等社会公共服务智能化,加快建设智慧服务示范区。

专栏5  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项目

1.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云:依托自主创新的软硬件产品及技术,在西部云基地搭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云,以市场化方式提供服务。

2.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主要建设云基地专业综合技术研发平台、管理创新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网络与信息安全软硬件服务平台、网络运营服务平台等专业化平台,提升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建设5G场景实验室、创新智能云平台。

3.云基地基础配套提升项目:加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中卫云天城、智慧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基地道路、110kV变电站、综合管廊、共享储能电站等工程建设,提升园区基础配套能力。

4.“云天中卫智慧应用项目:建设城市综合信息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等云天中卫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教育等行业智慧应用。

2.科技服务业

围绕中卫市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总目标,到2025年,全力打造高新技术发展区、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区、核心区、创新创业的活力区,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到2025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

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针对主导产业、主要行业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服务资源开放共享,开展普惠性科技创新服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带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合建等方式,搭建科研平台、产学研创新联盟、国家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加快引进科技服务资源。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所需,通过与科研院所、国内知名科技服务企业对接合作,加快引进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行业标准、产业应用、平台建设等领域较高水平科技服务资源,强化对服务业重大科技项目、重要应用平台、科技创新团队支撑保障,吸引云计算、大数据、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企业聚集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引进国内知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本地科技服务团队,加大科技公共服务供给。

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依托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团队,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创新能力。引导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争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引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面向云计算、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等领域开展第三方服务。推进知识产权、品牌建设、技术成果、转化成果等领域市场化、平台化交易和第三方服务,鼓励建立区域技术市场,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估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支持科技、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面向农村、农业领域开展先进适用性技术转移服务,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推广。

培育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旅游、商贸、餐饮等领域融合应用,培育发展同城团购、在线消费、无人售卖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生活服务业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水平。稳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技术在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开发、智能化改造、网络协同、服务转型、数字化车间、互联网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关键平台、关键技术的广泛应用,鼓励支持冶金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骨干企业建设互联网先进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数字化车间、工业机器人等改造建设进程;培育和拓展满足城乡居民在交通、通信、水电气、金融、在线消费等领域科技信息服务消费。培育数字内容、动漫竞技、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VR 等新兴消费热点,丰富拓宽科技信息服务消费业态。

专栏6  科技服务重点项目

1.提升壮大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加快引进区内外科技孵化、双创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专业机构、团队,从运营模式、完善功能、跟进服务等方面进行强化,提升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技创新载体运营水平和发展档次,实现存量优选。继续推进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创新载体认定创建工作,壮大增量规模,夯实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2.加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或引进基于技术研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科技协同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市场运营等方面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普惠性和专业化服务,提升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水平。

3.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建设科技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冶金化工、富硒功能农业等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产业发展研究院等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和研发水平升级。引进建设西甜瓜、牛产业院士工作站。

3.电子商务

提升电子商务关键环节支撑保障能力,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规模,打造电子商务聚集发展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争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体系。

健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培育引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运营、供应链管理、品牌塑造等方面优势企业,壮大电子商务主体规模,完善关键要素支撑。加快引进京东、顺丰等知名企业,支撑完善城乡电子商务配送网络体系。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示范企业、示范平台培育工程,努力实现聚集发展。提升城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健全乡村网络布局网络,为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保障。加快推进园区、社区、街区和村镇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物流配送站、快递服务站、Wi-Fi覆盖、网络接入等功能性配套建设。鼓励支持大中型商贸流通、骨干物流企业、区域性平台企业向专业化、协同化发展。加快同业态电子商务优化整合,推动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支持冷链物流发展,将中卫市鲜活农产品、牛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商等流通渠道销售出去,全面推动沙坡头区优势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统计体系、公共服务平台、行业运营监测平台等,提升资源配置效益。

加快电子商务梯度化发展统筹景区景点平台资源、畅通农村配送网络、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完善城区配送网络功能,重点支持旅游电商、农产品电商、智慧物流、同城电商,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化发展。强化第三方平台商品规范化管理,构建地方特色产品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沙坡头区电商服务中心、乡村电商服务站和城区电商物流园,加快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建设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本土社区服务、民生服务电商企业和无人销售等新业态。

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以申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导向,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海外仓和原材料基地,推进建设跨境贸易电商平台,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试点资质和跨境贸易结算资质,探索发展平台服务通关机制境外物流跨境贸易模式,培育发展跨境物流、跨境结算。加快枸杞、硒甜瓜、旅游等优势产品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入驻进程,培育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

专栏7  电子商务重点项目

1.电子商务产业化项目:建设中卫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卫电商谷等项目。

2.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供应基地,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3.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进建设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试点资质和跨境贸易结算资质。打造枸杞等行业电商平台,带动相关企业聚集发展,推动跨境电商园区建设。

4.金融服务业

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畅通信息对称渠道,落实民营企业纾困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全市直接融资比重。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依托中卫市实施引金入卫战略的机遇,加快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机构落地,壮大金融机构规模。加快小微企业、科技、农村产权、金融资产交易等领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拓宽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加快传统金融和创新金融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推动金融组织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梯次化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构建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担保为补充、互助担保为延伸的融资担保网络体系。探索完善再担保业务链和风险分担机制,释放融资担保动能。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投融资能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旅游金融、物流金融、贸易金融等模式,推进实体经济与金融融合发展,构建产业帮金融落地,金融助产业腾飞协同发展格局。运用现代金融手段,整合金融资源,延伸壮大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价值增值。

强化金融对巩固脱贫成果支持建立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以多维金融工具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打好财政、银行、担保、证券、保险组合拳,引导金融资源向特色产业聚集,以积极的金融政策助力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扶贫产业担保基金作用,重点支持带动脱贫减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推动担保基金、特色产业基金、数字保险、脱贫保险等普惠金融向贫困地区倾斜延伸。

规范发展保险业。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大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扩展保险的覆盖面。积极发展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平安保险及其他各类保险。鼓励发展保险评估业务,拓展保险投资、工程投资、理赔代理、再保险业务。吸引知名的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提升保险业的档次和水平。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险服务体系,提高保险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创新保险营销方式,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支付网络现代化,建立健全遍布全市城乡各地的信息网络和金融保险网络。

专栏8  金融服务业重点项目

1.拓展金融服务业: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子基金列入产业支持范围。壮大扶贫产业担保基金规模

2.发展金融服务业平台:加快组建产业扶持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金融服务平台

3.引进金融服务业主体:引进区内双创基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助保贷”“保证保险”“财保贷等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三)壮大发展成长型服务业

1.养老服务业

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夯实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以经济困难老年人为底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到2025年,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康养集合、融合发展的健康养老发展新格局。

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根据自治区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结合沙坡头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养老需求,制定并发布本区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公共服务项目、服务对象、供给方式、服务标准、保障措施及责任主体等,重点保障高龄、失能、贫困、伤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独居、空巢、慢病等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鼓励建立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年度发布制度及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清单制度实施过程监管,制定办事指南,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制度有效落实,不断提升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构建市县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培育本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加大家庭养老力度支持,加强普惠型养老护理床位建设。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与规范化建设,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强化农村养老社会化支持,推进医养有机结合,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居家社区养老延伸

促进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坚持以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重点,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确保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各级养老机构功能提升,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建民营,继续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兜底养老和公益性养老功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营,拓展养老机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养护型、护理型养老机构床位建设,重点支持发展为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对现有养老机构进行护理功能改造提升,到2025年,沙坡头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完善敬老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安全保障和照护服务能力。

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和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范围。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推进各类养老机构与临近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养老机构中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与签约医疗机构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指征,为老年人提供包括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服务、精神慰藉与关怀等连续的、全流程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5年,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的比例达到100%

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农业、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依托沙坡头核心景点及山林资源,积极发展老年文旅产业,拓展沙漠旅 游康养、沙疗盐疗康养、森林休闲康养等多样化旅居养老、异地养老方式。探索生态农业自助养老、合居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打造生态养老品牌项目,吸引外地老年人体验养生养老。出台相应政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引进国内外具有先进服务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优质养老机构、老年用品产品开发和生产企业。坚持本地企业培育与大型养老企业集团引进并举支持专业养老机构整合养老院、护理院开展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扶持培养一批综合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地。打造颐养沙坡头养老服务品牌。

专栏9  养老产业重点项目

1.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特困人员、荣誉军人等群体的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的养老设施、休养院、光荣院、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支持市县级托养设施、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服务平台等方面新建或改扩建项目。

2.智慧型普惠型养老项目:支持互联网健康、健康养老服务网络、综合服务平台、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连锁化、网络化养老服务设施,强化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服务功能,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3.医养融合发展工程: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健康养老城、颐养中心等综合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乡镇康养中心、县区康复医院。

4.城乡养老机构达标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资、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推进乡镇养老院、老饭桌达标全覆盖和城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全部达标,努力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健康医养体系。扩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范围。

2.社区和家政服务

围绕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提升服务总体要求,推进居民家庭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立供给充分、服务便捷、管理规范、惠及城乡的居民和家庭服务体系,提高生活便利化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惠及城乡居民的居民家庭服务网络,形成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市场。

大力发展社区和家庭服务加快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完善社区服务网点。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照料、养老助残、病患陪护等基本服务,鼓励发展心理咨询、母婴护理等特色服务业,加强病患陪护服务规范化管理。开展家庭和社区服务人员定期培训,推进从业人员职业化、规范化。推动公益性培训与市场化培训协同进行,提升市场化培训档次。加快乡村综合性服务网点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推动家庭服务企业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特许经营。

提升家政服务业发展水平发挥家政协会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和创新发展,推动建设家政服务信用体系。跟进加强市场指导与监管,规范家政服务市场秩序。开展家政服务评星定级和培训提升行动,推进家政企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发展。推动将家政和社区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提供普惠性、公益性服务。开展家政服务诚信经营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

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按照云天中卫建设部署,加快社区智慧建设步伐,运用物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建立住户、社区、城市三级管理服务网络。通过建设网络化、智能化社区单元和平安城市,稳步实现住户应用智能化、社区管理网络化、物业服务协同化和城市管理平台化,提升政府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专栏10  社区和家政服务重点项目

1.“51015”便民生活服务圈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布局邻里商业、居住区商业、社区商业中心等社区商业网点,发展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快递等一站式普惠性商业服务。在高端小区布局早教中心、健身场所、药店诊所等功能性服务场所。

2.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构建市县乡(社区)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布局社区蔬菜配送、同城快递、无人售货终端等设施设备,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社区家政、老幼照料等互联网线上服务。

3.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加快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智慧城管、智慧楼宇等平台共建共享,构筑智慧民生生态圈,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扩大智慧社区辐射范围,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重点支持县区各级预算内投资智慧社区建设项目。

3.中介服务业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创新机制体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到2025年,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先进城市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一批领先、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介服务企业。

发展多层次的中介服务业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运行中的服务、公证、监督、咨询等功能,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为政府、企业和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决策咨询、投资论证、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代理、专利代理、企业诊断、市场调查、公证鉴证、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积极引进著名的会计、律师、咨询、策划、评估、知识产权专利等市场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设计中心,提升中介机构的业务素质。鼓励和支持现有中介机构向规模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加强规范中介服务业发展。鼓励科研机构和部分社会企业改制成相应的市场中介组织,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推进政府部门与非签证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脱钩,加快咨询机构合伙人制度等规范化改造。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完善职业技术行为标准、职业准则。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引导中介组织加快建立网络平台,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025年,建立体系健全、服务优质、城乡一体、普惠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卫生建设,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达到6万元以上。

1.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体系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农村教育为重点,以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师资建设为着力点,以教育经费投入为保障,促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到2025年,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6%以上,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逐年提高,形成覆盖终生的教育体系。

2.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规模,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城市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健全企业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欠薪追缴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报酬权。

3.推进健康沙坡头建设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沙坡头建设,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传染病防控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行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加快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提升县级综合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统筹医疗养老设施布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服务体系。

4.提升文化体育服务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效能,加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挖掘黄河文化价值,加强对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利用,大力实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工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构建亲和厚重多元的黄河文化传承体系。完善体育设施布局,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推动发展体育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

5.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夯实人民生活基础保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全面提升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支出型和低收入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及临时救助为补充,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依法保障退役军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6.优化城市公共事业供给围绕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提升老城区功能,加快供水、供热、供气等老旧管网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治安、环卫、绿化、物业等整治工作。促进老城区与新城区联动发展,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强化功能配套互补,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级。重点谋划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管网改造、火车站改建、海绵城市等项目。

专栏11  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1.优质特色教育发展工程:配合市局打造科技、艺术、体育类等特色高中。开展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工程,推进智慧校园、创新实验室建设。

2.就业创业体系提升工程: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企业职工等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服务计划,鼓励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加快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双创载体建设,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提升现有双创载体运营水平,推动争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实施县级综合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支持发展康复医院、护理院、儿童医院和健康养老机构。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服务体系,实现数字化接种门诊全覆盖。

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实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提升改造项目。开展退役军人褒扬优抚服务,健全褒扬优抚服务体系。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推动青年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残疾人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建设,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提质工程,开展农村和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5.文化体育事业提升工程: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健身提升工程。重点推进黄河商贸水运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大麦地岩画保护利用、中卫市体育场、中卫大剧院、中卫市田径场、中卫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以及公共文化阵地数字化项目及自治区十六届运动会场馆提升改造等项目。

6.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沙坡头区空心村综合整治项目,保护传统村落,建设高质量美丽村庄10个,加固改造抗震宜居农房3000户。统筹实施镇子、村子、房子,综合开展村里村外、院里院外、屋里屋外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村庄达到85%以上,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按照自治区现代服务业一带集聚、一高引领、五区联动、多点支撑布局导向和中卫市一区提升、两点完善、三带拓展多层次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遵循沙坡头区一带两廊空间发展大格局,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服务业基础优势,优化构建服务业空间发展布局,科学引导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布局,全面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中心引领。充分发挥沙坡头中心城区优势,紧紧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融合集成生态、经济、创新、文化、服务等功能,着力促进服务业协同发展。突出现代化服务功能集聚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一批服务业标志性工程、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沙坡头区服务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合力提升中心城区服务业能级,打造引领辐射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多点支撑。坚持差异化定位,以突出产业优势、形成特色亮点、完善城市服务为导向,强化中心城区发展引领,推动乡镇协同提升发展,夯实服务业发展关键支撑。根据各乡镇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功能特色,依托重点小城镇建设,着力发展商贸农贸集散、乡村文化旅游、生态经济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美丽乡村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宣和商贸服务中心镇、兴仁交通商贸中心镇,以及迎水桥全域旅游示范镇、永康富硒特色休闲镇、常乐休闲度假特色镇,形成中心引领、多点支撑的总体发展格局,在实现服务业扩规提质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3.全域提升。布局建设和优化提升一批科创平台、文旅融合平台、物流平台、商贸平台等服务业平台,推动服务业发展资源共享、创新协同、优势互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加强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镇级商业中心能级,完善面向周边产业基地的生产性服务支持,强化城镇对周边乡村的带动能力。推进黄河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资源的系统利用和旅游线路打造,增强沙坡头区全域旅游发展竞争力,加快城乡景区化建设。

(二)重点产业空间布局

1.构建一核两带四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沙坡头旅游区为核心载体,统筹利用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具有沙漠特色的旅游产品聚集区,打造沙漠旅游高质量发展核心区。以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为机遇,利用沙坡头区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打造集黄河农业景观、农耕体验、黄河民宿、田园生活于一体的黄河乡村文化旅游带。以建设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核心枢纽为目标,实施星星故乡,沙漠水城城市品牌提升计划,丰富城市旅游业态、规范城市旅游秩序,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吸引力强的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带。以沙坡头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加快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设施蔬菜产业、苹果产业、富硒产业、枸杞产业四大产业休闲聚集区,形成产业支撑旅游、旅游带动产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专栏12  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1.打造沙漠旅游高质量发展核心区以沙坡头旅游区为载体,打造世界级沙漠旅游体验区。充分利用沙坡头旅游区沙漠、黄河、星空、民宿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沙漠探险、黄河漂流、星空研学、休闲度假、低空飞行、汽车摩托车越野拉力等旅游产品,全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沙漠运动基地、国家级航模比赛基地建设,打造世界级沙漠旅游体验区。

2.建设两大文化旅游产业带

建设黄河乡村文化旅游带充分利用沙坡头区黄河文化旅游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以黄河农耕文明为主线,突出西北民族风情, 展沿黄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集黄河农业景观、农耕体验、黄河民宿、田园生活于一体的黄河乡村文化旅游带。实施南北长滩移复建黄河水岸古民居村落、下河沿艺陶特色乡村、水车村黄河水岸理想田园、黄河宿集南岸半岛度假小镇、镇罗镇产业旅游示范区等项目。

建设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带以建设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核心枢纽为目标,全方位提升沙坡头区城市旅游形象,实施星星故乡,沙漠水城城市品牌提升计划,打造大漠探险游、黄河漂流游、民俗文化体 验游、星空研学游、农业观光游、沙漠康养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高标准举办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等节事活动,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丰富城市旅游业态,规范城市旅游秩序,打造若干特色鲜 明、功能齐全、吸引力强的城市街区,为过往游客提供舒适、便捷、安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保障,持续擦靓沙坡头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亮丽名片。

3.构建四大产业休闲聚集区

设施蔬菜产业休闲聚集区:打造以蔬菜创意为主导的多层次的休闲业态,形成蔬菜创意王国。

苹果产业休闲聚集区:延伸苹果的多种功能,打造若干个苹果产业园区和农庄组成的联合体,形成集群效应,提升沙坡头苹果产业价值。

富硒产业聚集区:延伸富硒作物的多种功能,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打造集采摘、科普、运动、休闲、康养、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塞上硒谷。

枸杞产业休闲聚集区:发展枸杞休闲旅游和养生养老,打造高标准、现代化,融学习、观光、旅游、购物、休 闲、体验为一体的枸杞休闲养生基地。

2.构建一轴多点物流空间布局。按照中卫市物流业总体空间布局,结合沙坡头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物流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轴多点的物流空间格局。依托沿黄物流产业发展轴,以布设在一轴的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四季鲜批发市场、中博·中浩建材市场、中卫电商快递物流园等重点项目为支点,以各城乡商贸物流配送网点为补充,打造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分工明确、节点层次清晰、多点辐射的物流节点体系,带动城乡物流业一体化发展。推进中铁物流园、中卫物流园等重点园区扩规提档,吸纳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提升园区综合发展实力,带动甘塘区域物流中心以及乡镇配送中心、集散中心布局优化和建设运营,形成市县乡三级物流节点网络。

专栏13 物流节点布局与供应链一体化示范工程

物流节点布局与供应链一体化示范工程:推进建设宁夏(中卫)中药材物流基地、中卫迎水桥海关特殊监管区、甘塘区域物流中心项目和5000万吨保税仓库项目以及中卫工业园公铁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引入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单位,形成产、购、销、运、储一体化产业生态圈,为产业对接提供配套服务。

3.优化城市商业服务网络布局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布局建设和现有商圈、街区功能业态优化升级,壮大旅游消费、夜间经济、特色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品质和环境升级,打造区域性商贸服务核心区。推动鼓楼商圈、创业城商贸综合体、高铁站商圈能级提升,打造面向全市及国内外游客综合性消费服务的商业集聚区。加强城区商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发展便利店、餐饮、家政服务、洗衣店、超市、果菜店、菜市场、大众理发等普惠性功能业态,完善社区便民商业网络布局,构建邻里商业、居住区商业和社区商业。

五、重点任务

(一)推进数字赋能

1.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改造。鼓励开发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改造服务行业,加速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物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引导服务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2.深化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移动智能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聚焦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领域,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发展体验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新业态。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数字娱乐、数字创意等新兴业态,丰富移动支付、无人零售等新模式,积极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旅游、在线交通、线上办公、直播电商等在线经济。

专栏14  数字经济赋能重点项目

1.智慧城市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建设具备行业管理、监管调度、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精准营销等多种功能的智慧城市旅游综合应用系统。

2.农业数字智慧化:建设沙坡头区农业数字智慧化运营管理服务中心、沙坡头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数字化交易中心。

3.“互联网城乡供水对农村人饮工程水源地、蓄水池、主管道分水阀井、末端联户水表井用水全过程配套自动化监测、控制、计量、缴费,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平台。

4.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医疗健康总院医共体平台、智慧医院平台。

5.智慧物流产业链: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合同物流”“互联网货运经纪”“互联网库存管理等智慧物流示范项目,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进运满满、顺丰等第三方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提升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智慧化应用水平。推进公铁物流装备和技术现代化,加强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发展政策

1.出台服务业综合性政策根据服务业发展新形势,统筹自治区、中卫市服务业有关政策,制订实施沙坡头区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突出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增进人民生活幸福感为目的的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对政策实施情况一年一评估,强化政策兑现落地。

2.实施促进消费相关政策推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促进汽车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消费政策落地,注重重点消费品促销和消费体制机制优化长短相济,注重新型消费潜力与农村消费潜力双潜挖掘,持续扩大内需。每年制定实施促进消费实事,推进一批消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促消费重要事项,研究制定重要政策和措施。

(三)促进消费升级

1.增加服务有效供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不断拓展新型消费场景,优化服务供给,开发新型服务。进一步放宽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进幸福产业培育工程。提高农村消费供给能力,合理引导连锁商业品牌向乡镇延伸,扩大消费品质供给。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畅通农产品和消费品双向流通渠道。

2.扩大服务消费需求。深度开发人民群众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服务新消费,深挖网络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型消费潜力,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积极培育文旅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新热点。着力挖掘农村电子商务和旅游消费潜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打造中高端服务消费载体,支持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引导培育健康的消费习惯。

3.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开展消费品牌培育专项行动,支持老字号企业技术、服务、文化和经营创新发展。打造商贸流通服务品牌,培育商贸流通领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展会。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深入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和流通消费领域价格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侵权假冒商品、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完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和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四)加速融合发展

1.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培育重点物流基地和重点物流企业完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机制积极发展智慧物流。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和支持生产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强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对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产品质检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投融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环保管家、安全托管等第三方服务。引导商务服务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发展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展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培育知识产权转化、投融资等市场化服务。重视培育品牌和商誉发展无形资产、企业信用等评估服务。推动文化旅游与制造业融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区开发集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质效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办理装备融资租赁业务提高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

2.促进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农村电商等服务业态。提高农业产学研合作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鼓励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农民技术培训等各类服务。引导农业生产向生产、服务一体化转型,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涉农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机租赁等为农服务产业。

3.加强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深入运用互联网+”“文化+”“生态+”“金融+”“健康+”“旅游+”等新理念新手段,推进服务业内部渗透融合,重点推动文化与旅游、信息服务与传统服务业、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物流运输与快递服务等领域互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凸显文化引领作用,提升服务业的文化内涵,推动区域传统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注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提升服务业附加值。

(五)创建集聚平台

1.加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力度深入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双提升行动,结合沙坡头水镇、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集聚载体建设,注重对健康养老、特色餐饮、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集聚区的培育。加大对重点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业务生态构建、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集聚区与周边区域、与其他集聚区的联动互补,对内强化聚集提升,对外促进协同融合。

2.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集聚载体平台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加大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特色古村落改造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主要园区、重点企业、特色小镇、特色街区、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积极争创国家、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各类双创集聚平台,增加服务供给,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快形成服务业集聚平台多层次发展格局。

(六)培育重点企业

1.培育壮大服务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品牌,提升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品牌,创建定制服务、技术服务、整体方案解决等新型服务品牌,组织服务业企业积极申报认定名牌、商标、商号、老字号等,引导中小服务企业品牌孵化,鼓励行业协会或企业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面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2.提升服务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现代产业深度融合为牵引,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提质专业化服务供给,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服务企业,构建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发展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广泛吸纳中小企业参与,推动建设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加大服务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政策支持,重点支持技术型和模式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大幅增加服务业在重大科技专项、重要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创新团队中的占比,提升主要行业科技创新支撑服务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宏观引导

高度重视政府在规划布局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商贸、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的规划;留足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坚持规划先行、资源整合的原则,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将商业、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行业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政府建立服务业引导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扶持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增加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

(三)突出重点,把握项目

强化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的组织协调。建立我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做到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推进一批。每年研究提出一批重点推进的服务业大项目,明确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建设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并将责任目标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定期跟踪协调,及时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以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抓手,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四)科技推动,提升水平

鼓励科技创新,着力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要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设数字信息化的产业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应用示范工程,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稳步、快捷、健康发展,使其服务手段更先进,服务内容更新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

(五)优化环境,激发活力

找准沙坡头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隐性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数字化,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切入口,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倒逼简政放权,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实现服务业领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就近可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建设服务业信用体系,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在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方面积极作为,引导形成服务网络,发挥服务合力。着力完善 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快速维权机制,将侵权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六)引育并举,人才支撑

制定服务业人才规划和培训计划,将服务业重点行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列入人事劳动培训的重要内容。对现代服务业所急需的人才,利用人才市场平台招聘,或组织专门的招聘团组、专场招聘会,以多种方式引进。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以事业发展留住人才。

(七)强化协调,完善统计

优化服务业统计工作,做好动态更新和数据审核工作,保证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探索完善符合服务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新型统计制度,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统计信息共享、应用机制。优化服务业监测体系,加强对行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逐步形成年度、季度相关统计信息和监测分析报告发布机制。重点监测服务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准确判断和分析服务业运行情况提供依据。

原文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