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场监管 > 部门文件

  • 640502064/2023-00517
  • 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坡头区分局
  • 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坡头区分局
  • 有效
  • 2023年07月19日
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坡头区分局关于印发《2023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3年07月19日 来源: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坡头区分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各市场监管所(室):

为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防范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经研究,制定了《2023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坡头区分局    

2023年7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沙坡头区2023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


为全面落实自治区和中卫市关于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防范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根据《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聚焦重点产品、重点对象、重点问题,多措并举、扶优治劣,着力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守牢守稳质量安全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聚焦重点工业产品,抓住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关键少数和关键风险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有效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加强统筹、压实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加大行刑衔接,增强专项行动整体性和系统性。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协同治理作用。

——标本兼治、扶治结合。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深挖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坚持扶优和治劣相结合,帮扶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努力消除风险隐患。

(三)主要目标。通过专项行动,查处一批不合格产品,清理一批问题突出企业,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例,移送一批违法违规生产销售企业,帮扶一批质量管理薄弱企业,提出一批需要完善的产品标准清单,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完善“隐患排查—风险整治一规范发展”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严防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监管重点

1.聚焦重点产品。重点聚焦危险化学品(溶解乙炔、工业过氧化氢、六氟化硫、丙烯酸、环氧乙烷、液氯)、危险化学品车载常压罐体、水泥、电线电缆、化肥、消防产品(灭火器、灭火毯、灭火贴、逃生缓降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消防应急标志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成品油、防爆电气、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和电池、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燃气用品(家用燃气灶、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燃气调压器、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燃气泄漏报警器)、烟花爆竹、老年用品(老年内衣、老人鞋类、老视成镜、老年手机、成人纸尿裤、电热毯、坐便椅、淋浴辅助器)、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等制品、电热食品加工设备、农用地膜、安全帽等18种重点产品。同时,结合实际对其他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以及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并有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重点工业产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2.紧盯重点对象。加大对重点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集聚区、质量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的销售门店,以及舆情反映比较集中、消费者投诉比较多、在监督抽查和监督检查中多次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

3.关注重点问题生产领域以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未检验出厂或出厂检验记录不全,以及生产过程存在偷工减料、掺杂掺假等问题为重点;流通领域以销售无证产品、产品一致性不符、质量低劣、产品质量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等问题为重点。

(二)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1.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以推进生产和销售单位落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指导督促生产销售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

2.组织企业开展质量安全隐患自查。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改,生产企业以原材料进货检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为重点环节开展自查,销售企业以销售来源不明、一致性不符以及质量低劣产品为重点开展自查。督促企业细化排查事项,建立台账清单,对发现问题实施精准管控、及时整改,确保“真整改”“改到位”,并保留整改记录。对自查发现的重大质量安全风险,督促企业主动报告并积极化解。

三、主要措施

(一)组织开展质量安全隐患现场排查。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对象、重点问题,对生产销售单位进行现场排查检查。对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重点检查关键原材料、生产过程、出厂检验等关键质量控制点是否到位,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其他类型生产单位,重点检查产品一致性和标准符合性情况。对销售单位,重点检查进货验收制度、销售台账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销售来源不明、假冒伪劣产品等情况。

(二)加大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监控力度。聚焦问题多发和高风险领域,构建科学高效精准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注重从监督抽查、生产许可、认证监管、执法打假、投诉举报、舆情事件等日常监管中发现和反馈风险隐患信息,实现动态监测,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早预警、早处置,防止小风险变成大隐患。

(三)强化监督抽查后处理。加大流通领域、网络销售、农村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强化区域协同,实施质量安全责任生产流通双向追查。对2年内2次及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组织专门现场检查。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要进行约谈,督促企业及时纠正问题,消除隐患。

(四)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对排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要及时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存在无证生产、假冒伪劣、以假充真等严重违法企业,要依法依规将其列入市场监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要组织公布典型案例,强化震慑效应。

(五)开展质量技术帮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问题,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通过“巡回问诊”“质量会诊”“质量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健全质量技术帮扶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后期跟踪,确保帮出实效。

(六)加强认证监管工作。加强对重点产品中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产品的监督检查。在生产领域重点检查出厂产品是否全部获证并加施CCC标志,产品标识标注信息与CCC证书内容是否一致;在流通领域重点检查销售产品的CCC证书是否有效;依法查处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目录,但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以及伪造、冒用、买卖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等违法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市场监管所(室)要坚决扛起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明确任务分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包保责任制,全面压实各环节工作责任,督促相关企业负责人责任上肩、履职尽责。对质量安全排查治理难度大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地方党委、政府。

(二)强化智慧赋能。各市场监管所(室)要运用好“工品查”小程序,及时采集上报排查治理基本情况,加强企业基本情况监督检查、风险管理等数据信息采集。

(三)强化督促指导。要建立质量问题约谈机制和问题处理督导机制,对于重视不足、整治不力的地区,分局将采取约谈、通报等方式,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对风险隐患比较集中、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较多和出现敏感舆情的地区,市局将实施重点督办,层层落实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责任。

(四)严格时间节点。要严格把握工作进度,各市场监管所应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风险排查工作,对现场排查和监督抽查发现的风险隐患要及时处置、动态销号清零;10月底前完成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对重点问题、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要适时开展“回头看”“反复查”,进行再整治、再提高。各市场监管所于8月15日前报送阶段性工作总结,11月15日前报送全年工作总结并填报附表。重要情况、重大案件要第一时间及时报告。

联系人:张一民                   联系电话:0955-8597980

邮  箱:1044939289@qq.com


附  件:1.《2023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et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典型案例台账.et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