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沙坡头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卫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在艰难中砥砺前行、在挑战中拼搏进取、在机遇中寻求突破。全年经济运行平稳,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展现新作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沙坡头区篇章开局良好。
一、经济总体稳定发展,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初步统计,2022年,沙坡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2.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0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31亿元,下降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5.92亿元,与上年持平。
(一)生产供给稳步增长
1.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2022年,沙坡头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9%。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27.65万亩,比上年增长1.7%,产量15.58万吨,比上年减少0.31万吨,下降1.9%。其中,夏粮产量0.57万吨,增长128.8%,秋粮15万吨,下降4%。分品种看,小麦产量0.57万吨,是去年的2.3倍;水稻1.24万吨,下降38.2%;玉米13.63万吨,增长0.3%。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12月末,沙坡头区生猪存栏23.55万头,增长32.2%,牛存栏10.34万头,增长14.4%,奶牛存栏6.82万头,增长21.8%,羊存栏26.89万只,下降11.9%;全年生猪出栏30.86万头,增长14.8%,牛出栏2.16万头,增长8.7%,羊出栏19.55万只,增长29.6%。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肉类总产量3.6万吨,增长13.8%;奶产量26.19万吨,增长12.2%;蛋产量3.05万吨,下降9.9%。
2.工业生产发展趋缓,制造业占比超过7成。2022年,沙坡头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上年持平。轻重工业“1增1降”。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下降0.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4.4%;轻工业增长7.7%,占比5.6%。三大门类“2增1降”。制造业增长2.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2.1%,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33.4%,占比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9.1%,占比19.3%。18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0%。重点监测六大行业“2增3降1持平”。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3%;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下降明显,同比分别下降10.9%、8.7%和2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与上年相比持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增4降”。其中,碳化钙(电石)产量17.9万吨,增长3.3%;单晶硅产量8393吨,增长9.6%;铁合金76.7万吨,下降3.1%。
3.服务业发展保持稳定,重点企业贡献突出。1—11月,沙坡头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数字赋能稳步推进。1—11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9.4%,拉动沙坡头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1个百分点。重点企业贡献突出。沙坡头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0户,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7.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
(二)需求运行总体平稳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大,大项目推进支撑有力。2022年,沙坡头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2%,连续三年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增速较自治区高25个百分点。从项目看,全年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3个,比上年增长8.5%,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2个,比上年增长14.8%。分产业看,在县属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6%,占县属投资的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0.2%,占比6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占比32.9%。部分行业增势强劲。制造业投资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44.6%,建筑业投资增长1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是去年的4.3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4.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是去年的6.8倍。工业投资提供强大支撑。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0.2%,较上年加快69.1个百分点,占县属投资的62.7%,对县属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8.9%,拉动县属投资增长43.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投资是去年同期的2倍。
2.消费回补动力不足,重点商品零售额增势较好。2022年,沙坡头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亿元,比上年下降0.5%。乡村增速快于城镇。城镇市场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6%,乡村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0.1%,乡村增速快于城镇0.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84.1%和15.9%。限下增速快于限上。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3%,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1%,限上低于限下增速2.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24.6%和75.4%。重点商品零售额增势较好。全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汽车类比上年增长1%,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7%。
(三)市场就业保障有力
1.市场主体稳定增加,就业人员更加充分。2022年,沙坡头区累计入统“四上”企业27户。截至12月末,共有“四上”企业359户。全年,工商新登记注册企业1343户,工商新登记注册个体户3364户。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413人,比上年增长30.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6万人,比上年增长34.8%。
2.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12月,沙坡头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1—12月,沙坡头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从八大类商品价格看,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6%,食品烟酒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7%、医疗保健类上涨0.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
(四)民生领域多点发力
1.城乡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增收相对较快。2022年,沙坡头区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53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59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25元,比上年增长5.6%。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由上年的2.12:1下降至2.11:1,比自治区小0.33,比全市小0.25,城乡收入情况相对均衡。
2.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减税降费政策有序落实。2022年,沙坡头区完成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亿元,同口径(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19.8%,其中,税收收入2.51亿元,下降10.9%;非税收入0.73亿元,是去年同期数的2.8倍。沙坡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4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民生类支出28.94亿元,增长19.3%。
3.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存贷款余额增势稳定。2022年末,沙坡头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6.12亿元,增长10.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0.35亿元,增长17.6%。沙坡头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6.7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24.2亿元,增长1%;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22.58亿元,增长11.4%。
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特征不断显现
(一)新兴动能不断增强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1.3%,占GDP的2.8%,对GDP的贡献率为1.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4%,占GDP的5%,增速快于第三产业增速3.4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增势强劲。2022年,沙坡头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48.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1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7%,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去产能:2022年,沙坡头区严格落实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淘汰西部枣业4000吨果汁饮料生产线、科豪陶瓷年产480万平方米地板砖生产线,目前两户企业设备均已按要求拆除完毕。去库存:12月末,沙坡头区商品房待售面积44.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6%。1—11月,沙坡头区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周转天数8.9天,比上年减少3.5天。去杠杆:11月末,沙坡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8%,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降成本:1—11月,沙坡头区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7元,比上年减少5.3元。补短板: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民生领域补短板投资不断增加。2022年,沙坡头区县属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03.6%,投资额是去年同期的2倍。绿色发展持续推进。2022年沙坡头区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
(三)民营经济韧性彰显
民营经济主体地位稳固。截至12月末,沙坡头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72户,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67.9%。2022年,民营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69.6%,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3.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3%。民间投资占比提升。2022年,沙坡头区民间投资增长82.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47.3个百分点,拉动沙坡头区投资增长39.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6%,较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