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登录个人中心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互动交流 走进沙坡头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沙坡头区:时光不负耕耘者

索引号 640502001/2022-00490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12-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卫市沙坡头区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三年行动为重点,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进高质量发展。

山河锦绣,百姓安康。近年来,沙坡头区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以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加强城乡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扩面提质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长势喜人的巨菌草


释放产业融合新动能

走进沙坡头区镇罗农文旅融合示范园日光温室,只见满目碧绿。嫩绿的黄瓜点缀着黄色的小花,散发着特有的清香。

日光温室内,物联网监测站、自动联动系统、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等设备及系统和阳台蔬菜、迷你温室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一应俱全。

“游客步入园区,在体验中感知农耕文化的发展变化,参与田间课堂、休闲采摘、果蔬认领等体验活动。对外销售提供种子、种苗、种植设备及托管服务等,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打造出一条持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产业链。”近日,中卫市普天瑞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蒙说。

近年来,沙坡头区依托乡村资源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枣林溪宿、黄河水车村北斗有机农场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项目,探索鸣钟、鸣沙、沙坡头“三村一域”开发运营模式,形成多业态融合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牢牢守住农业基本盘的基础之上,沙坡头区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呈现出一二三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态势。”沙坡头区相关负责人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好沃土种好粮


沙坡头区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形成了拱棚韭菜产业带、小拱棚西瓜产业带、越冬型大拱棚瓜菜产业带、供港外销蔬菜产业带等,初步呈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态势。培育了夏华、香岩、天瑞国家级龙头企业和普天瑞农、鼎腾、平顺发、晨曦、三芳等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产销主体,日光温室、拱棚、露地蔬菜四季生产、全年供应,打通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挖掘水果产业产销渠道,完善水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机械化管控、水肥一体化滴灌、品质有机化管理。投资1015万元在主产区永康镇双达村建设苹果交易市场及苹果保鲜、储藏库。举办云上展销节,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沙坡头苹果、西瓜等特色水果,拓展销售渠道。目前,沙坡头苹果已销往北京、广东等10多个省市。截至目前,沙坡头区“香山硒瓜”种植面积达30万亩,“沙坡头苹果”种植面积达16万亩,“沙坡头富硒蔬菜”种植面积达8万亩。

沙坡头区积极推进畜牧养殖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了环香山中部干旱带肉牛、羊产业带、香山北麓鸡产业带、北部沙漠南缘奶产业带、引黄灌区北部生猪产业带和迎水桥碱碱湖地区适水产业带,畜牧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互联网+教育”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打造智能教育新高地

“同学们,你们了解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吗?”在中卫市第十一小学二年级的“小胖启蒙”课上,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家用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同时,老师展示通过图版控制机器人跳舞,进一步讲解什么是程序及程序的作用。

“‘小胖’老师的解说很有趣,我一下就懂了日常见到的电器都是怎么工作的,我也知道了计算机程序原来就是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学生顾兴烨说。

“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低年段主要是初识人工智能,培养兴趣为主,开设了‘小胖启蒙’和‘小胖图版’编程课程,使孩子在‘小胖’的陪伴式玩耍中逐步体验编程的快乐。”教师马迎梅说,通过“小胖”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近年来,中卫市第十一小学在人工智能教育环境的建构中进行实践探索。学校先后建成了涵盖能力风暴、STEAM、小胖启蒙、3D打印、人形机器人等以机器人教学为重点的智慧梦工坊,建成智慧音乐、智慧美术、智慧书法等以智慧平板教学为重点的智慧教学中心,建成能够满足学生参加各类赛事需求的人工智能竞赛中心,为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硬件保障。

在“智慧教育”的学校文化引领下,中卫市第十一小学于2020年开始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为学生开设了以“普及应用-社团兴趣-竞赛特长”为主体的三级进阶18门课程,为学生开展人工智能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沙坡头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累计投入3370万元,建成在线互动课堂172间、智慧教室11间、机器人教室4间、创新实验室1间、智慧书法教室4间、VR教室3间等,实现辖区内全部学校(教学点)互联网接入宽带200M以上、多媒体教学终端、在线互动课堂、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为辖区50所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设达到100%。

打造出中卫市第十一小学、中卫市第七小学、中卫市第四中学、中卫市第六中学、康乐燕宝学校5所标杆校。投入300万元“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区)奖补项目资金为东台等学校建设书法教室3间、机器人教室2间、录播室1间。投入314万元为所有中小学校网络提供运维保障服务。目前,两所标杆校和达标县(区)奖补项目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所有中小学网络服务保障到位。

“目前,在打造中卫市第七小学、康乐燕宝学校等7所学校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的基础上,以点带面,确保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沙坡头区开花结果。”沙坡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进基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构筑群众健康新屏障

沙坡头区东园镇黑山村卫生室内,村医张吉锋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写病历、查档案、整设备、理药品,为村民上门看病做准备。

多年来,张吉锋行走在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只为及时掌握每位村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嘘寒问暖、聊家常,详细询问村民的病情,免费为他们量血压、测血糖,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

“平时有个头疼脑热都不用出村,张医生细心照顾我们,在家门口就把病治了,开药方便,特别便民。”村民们纷纷点赞。

“现在村卫生室药物和设备都比较齐全,一般的常见病基本上都能在村卫生室诊疗。”张吉锋说,为群众看好病、治好病,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近年来,沙坡头区通过不断加大医疗投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推进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设立,全区198个村(社区)实现了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公共卫生委员会主要承担卫生健康政策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知识、配合做好涉疫重点人员摸排管控等工作,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乡村医生、社区志愿者、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的协同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实效的公共服务。

截至目前,沙坡头区36个社区、162个行政村均已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共配备主任198人、副主任162人、家庭医生签约人员68人、公安民警58人、司法人员64人、网格员及社区志愿者665人。沙坡头区不断激活基层医疗服务“神经末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沙坡头区加快推进“健康细胞”创建,营造浓厚的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完善“10分钟健身圈”,加强社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大众化、生活化、科学化。着力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服务能力,率先搭建起集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网络连通、升级运维于一体的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家庭医生智能化操作与全员健康信息共享共用,初步形成“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信息化医疗环境。


水系连通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提升城乡面貌新颜值

清晨的沙坡头区十里水街水面清澈,泛黄的芦苇和岸边的柳枝随风摇摆,市民在健身步道晨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画卷徐徐展开在黄河之滨。

沙坡头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城乡建设力度空前,沙漠水城展新颜。

以水为脉,治水筑景。沙坡头区突出城区应理湖、香山湖、十里水街的生态、景观、娱乐和旅游功能,建设“河湖连景、林廊围绕”沙漠水城。

今年,沙坡头区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组织实施6个城市人行道基础设施改造、应理湖基础设施改造、鼓楼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仿古建筑维修改造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夯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群众匠心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陶玉香是迎水桥镇杨渠村人,清晨起床打扫完自家庭院后,她迎着阳光从平坦整洁的巷道走过,到村部健身广场与邻居拉家常、散散步。

“村里的面貌变化太大了,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漂亮整洁,房前屋后种满花花草草,邻里和睦相处,生活特别舒心。”陶玉香说。

近年来,沙坡头区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公路沿线、集贸市场、村庄巷道、农房周边及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全域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沙坡头区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垃圾收运体系为抓手,推行环卫市场化改革,环卫作业实现全覆盖。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环卫市场化,农村环境在蝶变中迎来华丽变身,已逐步形成点成景、线成廊、片成林的生态景观效果。

如果要问近年来沙坡头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一定是城乡面貌发生的蝶变。每到旅游旺季,外地游客竖起大拇指:“‘沙漠水城’果然名不虚传,山水环绕、绿树成荫,城乡处处水系连通,乡村更是水美景美,真是个宜居养人的好地方。”

沙坡头区强力推进城乡扩容提质,内塑品质、外提颜值。如今的“沙漠水城”展露新姿,处处透着时尚与活力。伴随着城乡面貌的不断改变,颜值、气质并存的沙坡头区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耕耘者。新时代新征程,沙坡头区以笃行之心,担好为民实干之责,不断深化推进“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 转作风”三年行动,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奋力谱写沙坡头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文/图)


【短评】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明确方向。

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近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以“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三年行动为重点,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城乡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文明创建扩面提质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实践,既大处着眼、又小处着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定下目标、又跟踪问效,在把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落到实处的同时,也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立场,也是开展社会建设的重要原则,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安心工作创业,社会稳定就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就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标准越来越高,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美好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起。各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方向性和计划性;另一方面要真抓实干,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要清醒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因此,新征程上需要我们继续创新手段、多措并举,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龚其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公安厅 自治区民政厅 自治区司法厅 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自治区水利厅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自治区商务厅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自治区审计厅 自治区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自治区广播电视局 自治区统计局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自治区信访局 人民防空办公室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宁夏广播电视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宁夏文史研究馆 自治区地质局 宁夏农林科学院 宁夏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师范学院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宁夏监狱管理局 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宁夏教育考试院 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 宁夏公路管理中心 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自治区煤炭地质局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博览局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