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沙坡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工程为主线,以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为抓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八大行动”,巩固拓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创建成果,为沙坡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高效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思想引领、统筹协调,全面强化党的领导。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夯实理论武装基础。抓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九字决”,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依托“培训课堂+实践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2024年,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辅导习近平法治思想2场次,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48次,参训领导干部2700余人次,举办法治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420人次。二是以督察考核评价为手段,推动工作落实见效。常态化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强化法治督察指导,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暨年终述职及区委巡察内容,盯住关键问题和重点单位,结合二届区委第七、八、九轮巡察对6个党政机关开展专项法治督察。常态化开展沙坡头区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高质量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网上公示工作。
(二)聚焦政府职能、服务大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科学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厘清市、区两级自然资源、林草执法职责,设立中卫市沙坡头区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进一步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健全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压实行政执法监督责任。高质量完成乡镇履职权责清单试点工作,全面梳理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和村(社区)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厘清区—乡(镇)权力职责,确保职责主体明确,职责边界清晰。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一张网”办理事项923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为92%,不见面率达82%。全面推行“延时+周末不打烊”服务,积极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上线运行“一件事”17项,累计办件10415件。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率达98%。落实证明事项和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对证明事项目录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应清尽清、应改尽改,明确18个部门86个主项106个子项行政备案事项,并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归集双公示信息2208条,实现“两书同达”221件。制发《公平竞争审查操作指南》,抽查21件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创新搭建助企纾困“区长直通车”平台,建立政府常态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和惠企利民政策精准推送机制,畅通企业线上线下问题解决渠道,解决企业诉求31个。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592户,现有总量达37855户。
(三)聚焦科学民主、依法行政,深化创新政府治理。一是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合法性审查,健全合法性审查目录,完善11个乡镇“司法所统筹、综合办牵头、法律顾问协助”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法律顾问法治参谋助手作用,审查产业振兴、深化改革、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民生就业等各类决策文件和政府合同619件,办理涉法性事务77件。二是落实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编制公布沙坡头区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统筹各乡镇、各部门研究确定本单位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出台《中卫市沙坡头区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换届选聘党政法律顾问50人,乡镇、部门、国有企业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区政府法律顾问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65次,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成为常态。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合法性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18件,依法向市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报备11件,对7件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报备率、规范率、公开率均达100%。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文件和涉罚款规定集中清理,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宣布失效12件。
(四)聚焦规范执法、公正文明,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一是扎实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制发《沙坡头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任务分工方案(2023—2025年)》,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有序组织完成各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制定公布、分类分级分层行政执法培训、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评估、部分乡镇赋权事项评估和动态调整、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以及三年行动中期评估等工作任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长效机制。修订《中卫市沙坡头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监督方式、程序、标准和责任追究,确保监督全过程依据更加充分、更加高效。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明确区—乡(镇)两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和职责,沙坡头区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和重点执法领域专门监督,常态化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等制度。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4次,处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2起,备案重大行政执法决定56件,评查行政执法案卷514卷。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并及时动态调整清理,组织开展沙坡头区2023年行政执法证件年度审验和2024年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换证工作,审验通过697人、清理注销127人,组织182人参加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考试。持续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全环节培训力度,举办行政执法集中培训2场次180余人次、执法轮训4场次,组织线上执法培训班2场次,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和水平。
(五)聚焦源头防治、关口前移,加强基层依法治理。一是普法宣传教育更加精准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打造普法品牌、法治文化阵地、新媒体普法为抓手,健全新媒体普法矩阵,开通“普法直播间”直播普法40场次。以公益普法卡通人物形象“法羚羚”制作普法微课堂、短视频、情景剧等47期,未成年人法治化保护微电影1部,作品点击量超600万次。打造“旅游+非遗文化+法治”元素的大麦地文化产业园,培育“法律明白人”1980人,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120户。2024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被通报表扬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优秀单位,区委宣传部、滨河镇、文昌镇恒祥社区及5名个人被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通报表扬。二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更加全面高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强化基层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四张网”,深化“人民调解+仲裁+信访+诉讼”纠纷治理模式,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社会资源,联调联动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304次,受理调处矛盾纠纷3257件,调解成功3108件,调解成功率为95%,其中仲裁确认284件、司法确认138件。深化府院联动,建立涉党政机关案件“提醒通报”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案件庭外和解工作,诉前诉中主动介入化解,调解行政争议31件,促使和解16件。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便捷普惠。深化“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深化“法治体检”活动,依法拓宽法律援助渠道,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村(社区)法律顾问走访村(社区)185次,开展法治讲座171场次,化解矛盾纠纷8件,帮助村(社区)审核合同、提供法律意见29件。2024年,累计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72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541件,群众满意度100%,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四是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建立多渠道投诉举报制度,受理安全生产举报10起、“12345”投诉热线14起,均处置完毕,举报处置率100%。对安全生产举报件均按时受理、按时处置、按时回复,同时加大安全生产举报宣传力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2024年,未发生自然灾害亡人的事故,2个避险避灾案例荣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六)聚焦权力制约、内外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一是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执行向本级党委、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报备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度,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4件、政协提案51件,办复满意率100%。二是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依规依纪依法处置问题线索441件。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加大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力度,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2名领导干部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加强行政复议监督,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行政复议申请26件,同比增长1200%,首次超过一审行政诉讼案件量,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8份。强化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效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1件,出庭应诉率、发声率100%。支持检察机关开展行政诉讼监督和行政公益诉讼,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4件。四是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改版升级沙坡头区政府门户网站,增设政府工作报告、惠企政策专区等。围绕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行政执法等领域公开行政文件226件,发布政策解读79条,发行《沙坡头区政府公报》3期,政府网站发布信息6218条,录制“政策公开讲”访谈节目7期,办理人民网留言13条,转办“12345”政务服务热线7328件。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区委书记和区长始终把法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市党委关于依法治国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分别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和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争议化解等重点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多次对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等工作作出批示。区长带头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区长(局长)说法16场次。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开展会前学法190次、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352次,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293份。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沙坡头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自治区、市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乡镇部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还不足,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还有欠缺,将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的力度还不够,法治督察考评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依法行政意识水平还需进一步增强。部分乡镇部门程序意识和合法性审查意识不足,违反行政程序问题频发,被复议诉讼纠错情形较多,协调化解行政争议的意识和主动性不足,行政争议实质性协调化解质效不高。三是行政执法质效还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时有发生,对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措施理解不够、适用不够广泛。
四、2025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力争走在全区前列。认真贯彻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为目标,深入推进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工程和法治政府建设“四大行动”,按照法治政府建设100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和提升措施,总结经验成效,持续对短板类指标提速追赶、提升类提档进位、巩固类跟踪回访,力争沙坡头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到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认同、进入全区前列。
(二)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好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14条”重点举措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行动,引导规范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正违法行为。动态调整沙坡头区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落实重大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强化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府合同的审查,强化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定期清理制度。
(三)扎实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打造公平公正执法环境。全力打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收官战,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和程序。组织开展乡镇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行政执法事项的清理工作,强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培养,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设,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和检察监督、行政复议监督的协作配合,建立完善司法局和各行政执法部门内部执法监督机构横向联动机制,加大重点执法领域的日常监督和行政系统的自我监督、自我纠错力度,推进县乡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机制健全、责任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高效。
(四)持续加强行政争议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入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复议条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探索建立行政复议辅助人员制度,加大行政复议调解力度。深化府院协同联动,增强“工作预见”,共同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切实提高行政争议化解质效。发挥行政应诉对依法行政的促进作用,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强化行政应诉跟踪问效,确保应诉率、发声率100%,控制行政败诉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五)严格法治督察指导考核,推进法治建设成效检验。通过专题述法、述法评议等方式推动各乡镇、各部门落实好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各乡镇、各部门法治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察,纳入年度法治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巡察以及政府督查的有效衔接,对未依法履行行政职责,执法行为不规范、不作为等引发的行政争议、导致行政败诉问题,督促有关行政机关立即改正,倒逼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