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镇加压奋进、追赶跨越的重要之年。今年以来,迎水桥镇在沙坡头区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专项行动,创新思路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奋力推动全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重点项目,深化改革落实,全力完善基础设施“短板”
坚持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靶向攻坚抓项目、促招商、强改革,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争取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实施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绿化提升、鸣沙村和美村庄建设、孟家湾等村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鸣钟等村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等项目18个,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产业持续发展。招商引资精准发力。组建招商工作小组分赴哈尔滨、云南等地,累计走访企业8家,完成投资1亿元,围绕产业定位,细分领域,优化招商引资服务保障,推动小小骑士国际拉力赛训练基地等项目落地。用水权改革初见成效。扎实开展用水权改革试点工作,紧紧围绕节水增效目标,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科学编制年度配水计划,推行电子化收费模式,加强水费收支管理,全力保障用水户利益,年内用水量约1570万立方米,较上年节约用水量约230万立方米。
二、聚焦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引擎”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特色产业做大培强,促进农业强、文旅热、合作富。农业发展持续强劲。高质量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68万亩、蔬菜种植2245亩,发放耕地地力补贴320余万元。探索建设营盘水村小茴香种植试验区及北长滩村种植试验带,盘活夹道村马场湖鱼池,发展淡水规模养殖,推动形成一批“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稳定产业链。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推动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木工坊、原宿黄河太空舱、骑士马术俱乐部等新业态。探索打造牛滩村拾筑非遗·中卫建筑彩绘体验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何滩村乡村流水席提质改造项目,流水席已成功申报沙坡头区非遗技艺。成功举(协)办南北长滩梨花节、鸣钟村乡野风物、歌唱祖国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暨沿黄九省(区)农民合唱展演等活动20余场次,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4.23亿元。积极申报何滩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合作社迸发新活力。累计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5个,覆盖率93.8%,打造沙坡鸣钟党建共同体(融合发展区)、南长滩老羊倌羊肉馆、黑林西红柿种植基地等产业。截至目前,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94万元,群众增收165万元,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432个,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促进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再上新台阶。
三、聚焦基层治理,维护安全稳定,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治理成效更加显著。创新“1153”工作法(一个党建引领、一个网格化管理、五项机制、三个“智慧+”),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三官一师一员”等作用,年内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2件,办理答复市长信箱、网上信访等事项46件,调结率100%。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村集体“三资”情况摸底排查等工作,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幸福基石不断夯实。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完成转移劳动力3674人次,发放产业奖补等政策资金28.9万元,落实各类社会救助80户134人515万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整改安全生产隐患100余条,成功开展自治区消防宣传“进农村”嘉年华活动,民生底线不断兜牢。生态品质持续提升。统筹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河沟道综合整治等工作,完成春季栽植树木1954株,农村卫生改厕139户,清洁能源改造1938户。
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较弱,联农带农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受限。二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业链条单一,特色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不明显。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迎水桥镇将持续深化“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专项行动,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镇”为目标,全力打造“富硒之乡、多彩迎水”,持续增强群众服务能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铆足干劲、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奋力书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迎水桥镇华丽篇章。
一、谋项目、抓改革,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辖区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着力引进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优质项目,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推动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提档升级、长流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夹道村鱼池清淤及配套水利设施、鸣沙村和美村庄建设等项目,不断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二是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提升水费收缴流程制度化、科学化、实际化水平,多形式宣传水费收缴政策,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存量用水问题,满足新增合理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力推动用水权改革落实落细。
二、强产业、抓特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深入谋划2025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深化沙坡鸣钟田园党建共同体(融合发展区)发展,继续打造以葡萄、西红柿、西瓜、小茴香等高收益农作物为主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以大米、酒枣、软梨汁等农副产品为主的深加工产业链,以调料店、老羊倌羊肉馆等餐饮服务为主的食品服务站。积极创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合作社,持续推广何滩村、黑林村等规范运营示范效应,助推各村产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二是积极申报何滩村乡村流水席新型文化空间项目,探索“非遗流水席+乡村婚礼”融合发展模式,提升流水席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项目,强化乡创坊提级论证对接,跟进乡村贸易中心招商,统筹做好果林星憩、碱碱湖商贸街、萌宠乐园等业态的综合运营,切实提升沙坡鸣钟田园综合体创效能力。积极实施牛滩村新型文化空间项目,探索“支部引领+匠人授艺+青少年研学+群众参与”模式,发展集非遗展示、理论宣教、文化培训、非遗研学等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阵地。积极申报何滩村、鸣钟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流水村宁夏旅游特色村等荣誉,持续扩大迎水桥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影响力。
三、优民生、抓治理,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一是严格落实“六类人群”救助保障政策,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扎实做好“四类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希望工程助学、困难职工帮扶、妇女创业贷款等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八必访”重点群体收入、帮扶和退出问题,健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长效机制,持续增强脱贫村内生动力。二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架构实体化运行,有效遏制农村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深入推进“1153”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认真落实定期排查、领导包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稳安全、抓环保,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加大执法部门联合检查力度,不断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堵住漏洞、补齐短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统筹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检察长”等机制的落实,抓好矿山修复、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减灾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小散乱污企业摸排检查,深入开展非法倾倒固体废物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巩固提升镇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