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502021/2018-29798
  • 永政发〔2018〕165号
  • 沙坡头区永康镇
  • 沙坡头区永康镇
  • 有效
  • 2018年06月09日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康镇永新村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永政发〔2018〕165号
时间:2018年06月09日 来源:沙坡头区永康镇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永新村,各办(队、中心):

  现将《永康镇永新村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人民政府     

2018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康镇永新村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和《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的通知》及《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沙坡头区中国名镇名村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彰显区域最大特色和总结地域发展历史经验,保存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育人功能,为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以永新村为重点,2020年前编纂出版中国名村——永新村志,鼓励、支持各村开展本村志的编纂出版。

  三、实施步骤

  永新村志编纂工作从2018年启动至2020年印刷出版。

  具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启动阶段(2018年5月—2018年6月)。制定永新村志编纂实施方案,安排部署编纂工作,成立组织机构,组建编修队伍,抽调、聘请编修人员,举办编纂人员业务培训班,层层分解落实任务。

  (二)资料征集阶段(2018年7月—2019年5月)。制定永新村志编目大纲,召开编目征求意见座谈会,按照编目框架广泛挖掘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考证和补充。

  (三)编纂评审阶段(2019年6月—2020年4月)。对资料长编按编目进行系统编修,总纂成稿,查漏补缺,邀请上级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形成高质量评审稿,送区地方志部门进行审定稿。

  (四)印刷出版阶段(2020年5月—2020年10月)。结合终审意见和建议,对志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定稿,将定稿和出版申请报区政府办公室批准后,送出版社正式印刷出版。

  四、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永新村志编纂工作,特成立编纂委员会。

  主 任:王文宁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主任:戴志鹏 党委副书记

      马彦荣 党委委员、副镇长、永新村包村领导

      禹宝宏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赵小红 永新村党支部书记

  成 员:张腾飞 党委委员、宣传干事

      陈红霞 党委委员、综治维稳办公室主任

      李 鹏 党政办公室主任

      张 武 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马 芳 综合行政执法队主任、永新村包村干部

      侯彩华 经济发展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汪金龙 民生服务中心主任

      景明月 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组织干事

      麦鑫玉 工青妇干事

      罗永鑫 秘书

      黑晓燕 农村经济管理、永新村包村干部

      马玉山 永新村委会主任

      王俊花 永新村妇女主任

      赵志福 永新村干部

  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戴志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村志纂写工作的组织协调;永新村负责材料收集、上报;景明月、麦鑫玉和罗永鑫配合做好原始资料征集汇总,拟定初稿;禹宝宏、张腾飞和李鹏负责志编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报送编纂委员会评审。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永新村、各办(队、中心)要加强对村志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编纂委员会。抽调具有一定文字功底,有责任心、事业心,热爱地方志工作,熟悉永新村基本情况人员组成编修队伍,认真组织实施。要组织、协调好村志的编写,积极动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以及知情人、当事者参与村志编修工作。

  (二)广泛征集资料。遵循“开门修志,众手成书”的修志原则,永新村、各办(队、中心)组织人员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征集有助于村志稿编纂工作的原始资料,做到资料“丰富、真实、准确、典型”。本次编纂上不设限,下限为2017年12月,个别重大事项可延至搁笔。书字数不少于20万字(含图片)。图片篇幅与文字篇幅比例为1:3,图片不少于100幅。

  (三)强化工作指导。镇党政办公室要积极对接区政府办公室加强对修志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修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严格把关,规范管理,依法纠正和查处不规范的修志行为,为村志编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突出质量标准。树立精品意识,坚持思想性、资料性、著述性有机统一,系统、翔实记述本村的发展历程、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切实做到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资料翔实、特色鲜明、记述准确、文字精炼、印制规范。严格实行承编责任制和主编负责制,落实好评审制度,规范编审程序,从严审核把关,确保志书质量。

  (五)保障工作经费。申请区财政对村志编修工作给予经费支持,保障工作顺利推进。经费待志书文稿审定印刷时据实予以核拨。镇党政办公室要积极对接区政府办公室指导、协助我镇申报国家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项目和《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资助项目,提升村志的内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附件:

 

中国名村志基本篇目

 

  中国名村志基本篇目

  ●总序一 王伟光

  ●总序二 李培林

  ●地图:包括名村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区)位置图、村的行政区划图。

  ●凡例(全书统一)

  ●目录(中英文)

  ●概述

  概括性地介绍名村的发展全貌、总体面貌和特点;名村的保护与开发;名村在当代转型创新发展的路径、经验等。要突出重点,交代线索,言之有物,言简意赅。

  ●基本村情

  建置沿革:村名由来、辖区变迁、村落历史等。

  区 位:自然地理区位、交通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等。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

  人 口:人口总量、民族构成、主要姓氏、人口源流迁徙等。

  发展概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概况等。

  ★文物胜迹(主要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包括遗迹、古墓葬、古民居、宗祠、寺庙、戏台等文物古迹的历史与现状,在全国或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物古迹可升格为类目。

  ★古村保护(主要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包括古建筑和其他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等。

  ★特色文化(主要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其他特色村)

  包括宗教、民间信仰,音乐、戏剧、技艺,碑刻、楹联、匾额,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文化。

  ★旅游名胜(主要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其他特色村)

  包括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旅游节庆、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农家乐、农业观光体验等。

  ★村域经济(主要针对经济强村和其他特色村)

  包括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过程、全国地位,历史上有影响的商贸行业、老字号、集市贸易、商业街区和专业市场、特色产业等。以单一产业闻名的村可以该产业设置类目。

  ●风土民情

  包括美食小吃、土特名产、生活习俗、庙会集场、岁时节俗、传统风俗、民间礼仪、方言土语等。

  ●村民生活

  包括村民收入、支出,衣食住行变化,家庭结构情况,社会保障建设等。

  ★新农村建设(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包括建设规划、土地使用、体制改革,农村生产经营状况,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

  ●艺文杂记

  包括歌咏本地的有代表性的诗文、书写本地风物的民间传说、文献(包括志乘和其他地方文献、族谱、家谱、乡规民约等);

  典型人物口述史;结合本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特色设定的专题调查,比如扶贫脱贫、重点行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迁徙等。

  ●名人与名村

  历史名人(如为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名人,可升格为类目)

  名人与名村(只写名人与该村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片段)。

  ●大事纪略

  对本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按照时间顺序采用纪事本末体记述。

  ●参考文献

  ●编后记

  说明:

  1.标“●”号的为必设类目,标“★”号的为自选类目。

  2.以上基本篇目仅为参考,各村志应按照“基本村情+‘名’和‘特’模式”,根据本村实际设置篇目。各类目可自拟更加精练优美、生动活泼、突出本村文化气息的标题。

  3.各类目前设无题小序,用以概括本类目的总体面貌和特点等。要注意突出重点,交代线索,言之有物,言简意赅,可读性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