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502023/2025-00053
  • 沙坡头区兴仁镇
  • 沙坡头区兴仁镇
  • 有效
  • 2024年10月16日
沙坡头区兴仁镇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时间:2024年10月16日 来源:沙坡头区兴仁镇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区委:

现将《兴仁镇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随文呈报,请审阅。


  

                 中共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委员会    

                  2024年10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兴仁镇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以来,兴仁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沙坡头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抓办强转”专项行动和“抓落实、强推进、见实效”工作体系要求,树牢“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意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有力开创兴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夙兴夜寐,夯基础聚合力,交出项目建设“可喜答卷”。紧盯短板补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服务“专班专抓”和“五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年内共谋划兴仁污水处理厂、退化林修复(柠条平茬)、兴仁村基础设施补短板2024年以工代赈、2024年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等项目12个,概算总投资达4.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11个,开工率达到91.6%。扎实推进各村“一村一年一事”项目,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保障推项目。积极配合沙坡头区水务局做好兴仁扬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看透山调蓄水库、兴仁镇南部防洪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目前兴仁扬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完成大体建设任务,进入自动化设备调试阶段;看透山调蓄水库项目已完成强夯作业阶段,整体工程进度达60%;南部防洪工程已进场开工。强化招商引资项目。严格按照《中卫市沙坡头区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文件要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镇共计上报招商信息15条,其中有效信息8条。镇主要领导带队赴甘肃白银、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地外出考察2次,邀请客商来兴仁镇参观考察6次,有投资意向企业2家,目前正积极对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4万元,落地实施项目4个。

(二)铆足干劲,补短板查漏项,交出产业兴旺“崭新答卷”。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主动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鼓励引导群众、经营主体种植粮油作物2.86万亩,其中小麦1.18万亩、玉米1.12万亩,种植油料作物5000亩;粮食总产量1.5万吨,油料产量600吨,实现粮油种植面积、产量“双提升”。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万亩标准化种植区”3个,全力落实“中”字标宣传发放及督促张贴工作;承办硒砂瓜上市发布、宣传推介会,硒砂瓜客商及代办答谢会;对接邀请浙江谷堆乡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全镇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中长期规划。全年种植硒砂瓜8.76万亩,产量24万吨;种植枸杞5.93万亩,产量(干果)1.48万吨;鸡猪牛羊饲养量分别0.63万羽、0.63万头、0.13万头、9.3万只,牛肉产量39吨、羊肉产量401吨、猪肉产量772吨、鸡肉产量7吨、禽蛋产量52吨,农业产业总收入达13.4亿元。培育经济发展动能。聚焦培育压砂地退出后续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引进鑫盛种植家庭农场、千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示范种植小茴香、油葵、蚕豆等低耗水经济作物8000余亩,推动解决农业发展用水供需矛盾,实现特色产业多元化蓬勃发展。探索打造兴仁镇移民村联盟党建共同体(融合发展区),建立“一体两业三村四联”党建模式,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9.3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5万元;有力解决移民村集体经济小、散、弱等问题,为兴仁镇农业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

(三)尽心竭力,惠民生增福祉,交出群众满意“暖心答卷”。民生保障持续优化。新增低保待遇128人,发放临时救助535人次123.77万元;新增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71人,新增高龄老人待遇59人、特困供养待遇1人。持续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560人次119.865万元,发放康复器具30件,完成残疾人无障碍改造4户。强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办理、发放优待证8人,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49人次,发放慰问金3.2万元;为4名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家庭送去立功受奖喜报和慰问金,畅通“一站式”服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200余件。积极推动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宣传动员群众认购设备3835户,完成末端安装2713户;对集镇8个住宅小区分组入户,宣传“煤改电”政策,引导小区住户积极参与“煤改电”工作,全力保障居民清洁取暖需求。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动态纳入监测户12户53人,风险消除41户160人,走访“八必访”人群199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医疗保险100%参保。审核验收1067户三类人群产业奖补,发放奖补资金共计1072.98万元;审核上报“雨露计划”171人34.4万元,审核发放脱贫贷款607户3759.91万元;新增安置公益性岗位66人,依托“零工驿站”组织输送零工就业870人次,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5548人次。文明新风持续升级。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八项行动”,全镇适婚青年共732人,其中男性512人,女性220人,汉族499人,回族233人;截至目前,兴仁镇已领取结婚证夫妻26对,已申领低彩礼证书夫妻2对,正在申领低彩礼证书夫妻3对、零彩礼证书夫妻1对。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移风易俗良好风气,入户发放宣传彩页500余份,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上墙率达100%。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走访慰问、文化惠民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58场次。  

(四)争先创优,抓治理提成效,交出生态环境“靓丽答卷”。呈现美丽乡村新面貌。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悬挂宣传横幅共45条、张贴宣传海报126条,清理转运生活、建筑及畜禽粪污等垃圾8800余吨,开展重点河沟道治污、治脏、治乱、治违“四治”行动,清理沟渠74.4公里,增设垃圾箱69个,配备各类垃圾转运车7辆;新建卫生户厕66座,改造户厕81户;对11个村进行网格化管理,划分大小网格共计135个,配备网格保洁员165人,辐射带动群众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质量和成果。书写生态环保新篇章。协同工信、环保、市场监管等5部门对辖区小散乱污企业开展整治工作,截至目前9家废品收购站均已停业整改,其余13家企业正在整改中。与生产经营者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书》30余份。常态化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排查整治,对自治区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进行“回头看”,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构建资源保护新格局。全面落实“双禁”网格化管理,同各村养殖户签订《禁牧封育承诺书》419份,处罚偷牧行为28起,劝导焚烧秸秆行为10余起。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管理责任,整改反馈图斑19处,利用“国土云”APP查询土地性质500余起,致函查询110余起,依法依规完成设施农业用地备案105宗。

(五)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交出社会治理“安全答卷”。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坚持每月对辖区内7家加油加气站、3家非煤矿山及3家烟花爆竹商铺等重点单位进行常规检查;宣传动员156家餐饮场所完成“气改电”。联合驻建单位开展防汛抢险应急联合演练2次,提升综合应急能力。聚焦道路交通领域,开展农用车非法载人专项整治,组织11个村的22名安全“劝导员”,在重点路段和主要路口,有效劝导三轮车载人、不戴头盔等不安全行为300余起,实现了重大安全事故“零”。平安建设持续深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7件,受理网上信访、市长信箱、“12345”转办件294件,已办结271件,办结率达98.98%,未发生因调解不及时和调解不当而发生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反诈骗、反邪教、禁毒、扫黑除恶等宣传活动30余场次,悬挂各类宣传横幅6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宗教管理日趋规范。组织11处重点宗教场所及37家民间信仰场所寺管会负责人开展“三定”学习3次,对新当选的4名阿訇开展谈心谈话,指导宗教场所依纪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13次,完成川裕、兴仁、泰和3个清真寺教职人员选聘。定期开展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和“三化”排查活动,切实维护了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六)率先垂范,转作风促勤政,交出服务人民“满分答卷”。深化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开展“两个带头人”广进优备行动,选拔培养带动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的“两个带头人”179名(其中村党组织带头人1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61人),完成村“两委”班子运行中期评估暨村级后备力量专项考察,储备村级后备力量46名,其中村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3名,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质效。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2024年度警示教育周活动,组织镇村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到中卫监狱接受实地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接到群众反映问题7个,已全部办结;自查摸排问题7个,已办结4个。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1件,提醒谈话1人、批评教育1人、诫勉1人、责令书面检查2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开除党籍1人。推进法治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集中开展法律宣传活动16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布法治宣传信息200余条,培育“法律明白人”及骨干220人,学法用法示范户50户。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65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信息978条,开设“兴仁镇纪委帮您问”视频栏目,公开讲解惠民政策5期。组织执法业务骨干参加执法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依法依规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8件,处罚金额0.87万元,执法效能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硒砂瓜、枸杞两大支柱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缺乏高精品牌、高端市场和龙头企业引领,品牌溢价乏力,核心竞争力较弱,难以打入高端农产品市场。同时,移民现存的4座养殖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圈棚难以满足移民群众养殖需求。二是民生服务配套来到“深水期”。辖区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保障配套设施短缺,汛期街道大小“水坑”星罗棋布,村庄巷道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集镇公共厕所配备较少,距离中心小城镇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基层治理体系仍在“建设期”。基层治理停留在村干部网格化治理的阶段,缺乏信息共享、权益保障、表彰激励等管理制度,在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工作的开展中缺乏有力抓手,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意愿不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还未形成。四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处于“探索期”。各村集体经济产业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抱团发展、强强联合的格局尚未形成,发展规模小,产业单一,同质化明显,村书记干事创业信心不足,致富思维不够开阔,村集体经济促农增收带动作用不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经济建设,在实现强村富民目标上“建新功”。坚持项目带动,夯实发展“硬支撑”。依托两省三县一区交汇节点及京藏高速、G109、G629东西通达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争取自治区重点小城镇项目,对集镇街道和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统筹商业区域布局,对街道商铺、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治理,划分功能区域,建设特色小镇商业服务综合体。以洪水河为中轴线,积极谋划申报兴仁镇防洪工程建设项目,配套实施油井沟、看透山河道治理、洪水河清淤、移民村防洪排涝等项目,对现有山洪沟道疏通改线、砌护沟道;对重点区域进行小流域治理,新建防洪渠道,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聚焦产业升级,构筑发展“新优势”。高质量打造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产业带。科学制定硒砂瓜种植计划,科学编制《兴仁镇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建设瓜苗育苗基地1座,枸杞高质量发展融合园区1座;规划打造4个“万亩硒砂瓜标准化种植区”、4个“千亩枸杞产业示范园区”,健全完善农作物“溯源”机制,标准化精细化田间管理。着力推广“兴裕红”“荣杞堂”等纯碱绿色无公害枸杞品牌,持续擦亮“中卫硒砂瓜”金字招牌。分批次谋划实施移民村养殖园区提升改造项目,对现有的253座单列式养殖棚进行改造;依托王团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辐射带动移民村抱团融合发展,努力锻造“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肉羊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党建引领,释放发展“新活力”。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努力构建“1+4+4”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格局,即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党委,打造4个抱团发展项目(11个村抱团拓宽农资销售项目、11个村抱团成立建筑劳务公司、泰和团结兴盛3村抱团发展种植业、川裕兴盛郝集3村抱团发展枸杞烘干产业),培育4个“一村一品”(兴仁村百亩种植、西里村滴灌带加工、高庄村石磨面粉、王团村肉羊养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持续壮大集体经济。

(二)聚焦民生福祉,在提升幸福生活品质上“创新绩”。让民生保障更“暖心”。全面推进“六大提升行动”,抓好城乡居民社保、医保、农业保险等政策的宣传,落实好城乡特困、孤儿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做好退役军人生活保障、就业安置、权益维护;加大困难群体摸排力度,不断提高兜底保障水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实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加大产业奖补、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驻村工作队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全面夯实脱贫攻坚成果。让民生工程更“贴心”。加强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配置,依托“零工驿站”,持续开展“一站式”劳务输出,力争2025年转移输出劳动力超7500人次,实现单一收入向多元增收的转变。围绕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谋划储备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4个,通过项目实施硬化翻修各村的“补丁路”“门前路”“断头路”“产业路”,同时辐射带动周边4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预计可实现务工增收超700万元。让社会新风更“沁心”。健全完善村民自治体系,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八项行动”,大力弘扬新时代主旋律,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加强道德典型培树工作,持续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力争创建沙坡头区级及以上文明村2个。对现有的21个文化广场和全民健身中心进行提升改造,新建河堤健身公园并配套健身步道;依托全镇文化体育骨干,以运动协会、文艺团队为载体,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30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

(三)聚焦基层治理,在建设和美宜居村庄上“展新姿”。争创生态环保示范区。落实7条重点河沟道长效管护机制,督促镇村河长提升巡河质量。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健全镇级农药废弃包装物三级回收网。加大27家“小散乱污”企业及1家涉煤企业专项整治力度,完善固体废物规范化监管体系。压紧压实六级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责任,全力整治防范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统筹做好“双禁”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偷牧放牧、秸秆焚烧等违法行为,全力整治私搭乱建和乱排乱倒等行为,切实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奏响平安和谐主旋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聚焦“九小场所”、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全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做好重点信访群体稳控工作,落实好“双见面”制度。持续推进平安兴仁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反诈专项整治,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打造民族团结新样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强化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着力打造团结村、兴盛村等示范阵地,持续深化川裕村民族团结示范效应,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扎实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宗教人士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加强对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的监督管理,营造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聚焦作风建设,在展示良好形象上“谱新篇”。加强干部理论武装。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引领,不断深化干部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强化干部作风转变。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不懈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靶向纠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人浮于事、弄虚作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推诿扯皮等问题,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推动镇村党员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坚持“导师帮带制”制度,完善干部轮岗制,定期组织开展年轻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善始善终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学习党纪处分条例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对党员干部用权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勤奋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更加奋发有为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抓实基层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持续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力量人选进行培养考察,发展储备46名后备力量,通过村书记帮带,培训教育,引导参加村级事务管理,列席村级会议等,加强后备力量培育发展,为2025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做好准备工作。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分级促升”建设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力争“引领型”党组织达到1个,“潜力型”党组织达到3个。加大党建品牌和精品工程创建力度,打造兴仁、川裕等4个党建示范点。全面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索联合发展、抱团发展路径,推动现有合作社扩容提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