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
现将《沙坡头区2017年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沙坡头区文化体育和计划生育局
2017年3月20日
沙坡头区2017年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健康宁夏”建设,通过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全面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工作
(一)开展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学校和流动人口健康家庭建设活动。
1、创建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在以流动人口为主体的企业,卫生计生部门协助企业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大讲堂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引导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糖尿病宣传日”、“艾滋病宣传日”、“爱牙日”等宣传活动中,提高慢性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健康保健意识;加强环境整治,形成有益健康的工作氛围。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评选的基本条件是“无烟环境”,评价标准:
(1)企业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2)将健康促进企业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员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3)成立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企业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4)有专人负责健康相关工作,有健康促进企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活动有记录。
(5)建设无烟环境,食堂膳食结构合理,厕所清洁卫生,设施完善。
(6)给职工提供锻炼和阅读环境,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
(7)配备急救医疗用品和药物,定期组织职工体检。
(8)开展职业安全和职业防护健康教育,提高职工预防职业病、意外伤害的能力。
(9)定期组织职工开展跑步、爬山、球类、游泳等体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职工积极参与。
(10)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提高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吸烟率有所下降。
(11)企业建立计生协会组织,组织引导流动人口健康方面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在流动儿童占一定比例的中、小学校,卫生计生部门联合学校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健全组织机构,制定促进师生健康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健康素养。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评选的基本条件是:流动儿童、户籍儿童混合编班,开设健康教育课、符合无烟学校标准、无集体性食物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评价标准:
(1)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并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健康促进学校建设。
(2)成立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设专人负责,定期接受培训,做好计划和总结。
(3)制定促进师生健康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包括校内禁烟、饮水和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体育活动、体检和预防接种、健康帮扶等内容。
(4)学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定期接受培训。
(5)开设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课程,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师生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
(6)为学生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和合理的营养膳食。
(7)开展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定期组织体检,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开展监测和管理。
(8)校园环境符合无烟学校参考标准,教学和生活建筑质量、教室黑板和课桌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有足够使用的卫生厕所和洗手设施。
(9)师生互尊互爱,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潜能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10)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健康互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学校健康工作支持。
3、创建健康家庭。以“幸福家庭”、“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等项目为载体,在流动人口家庭中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和健康知识宣传、生殖保健服务、关爱帮扶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关爱流动人口家庭的浓厚舆论氛围,注重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健康水平和家庭发展能力,促进流动人口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发展。流动人口健康家庭评选的基本条件是:父母将0-16岁的子女带在身边养育,评价标准:
(1)家庭卫生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2)厕所卫生,垃圾定点放置。
(3)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
(5)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6)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7)定期体检,科学就医。
(8)优生优育,爱老敬老。
(9)家庭和谐,崇尚公德。
(10)邻里互助,支持公益。
(二)开展新市民健康城市行活动。通过活动,在流动人口中倡导和践行健康促进理念和策略,促进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提升。 2017年活动主题是:“关注流动人口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1、开展主题宣传月(周)活动。以义诊咨询、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展播宣传片等形式,集中宣传卫生计生政策法规、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政策和服务项目,引导流动人口关注自身健康,营造关爱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
2、举办健康巡讲。按照年度活动主题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邀请相关卫生机构工作人员针对流动人口不同群体健康特点,开设系列健康讲座或培训,把健康巡讲送到建筑工地、工矿企业、工业园区、社区、学校等流动人口集聚区,帮助流动人口树立科学健康观念,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3、制作发放一份(套)卫生计生服务指南。围绕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政策、服务项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19条等内容,设计制作手册、折页、海报、视频等宣传材料,通过多种途径发放或传播给流动人口服务对象,提高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4、发放一个健康支持工具包。免费向流动人口发放健康支持工具包,包括健康知识手册、体温计、腰围尺、限盐勺、体重指数表等。卫生计生部门要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开发适应不同类型流动人口需求的健康支持工具和健康促进产品,帮助流动人口掌握和提升健康技能。
5、组织一次(轮)体育健身活动。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在城市社区、广场、健康主题公园及步道、企业园区等地,组织流动人口开展学做健康操、健步走、骑行、体育运动比赛等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等,将流动人口健康促进融入全民健身活动,引导流动人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6、创造性开展本地特色活动。结合本地特点,创新、拓展其他活动形式和内容,开展具有地方服务特色的活动。
二、组织实施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统一领导下,由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组织实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示范学校和健康家庭名额(见宁卫计办发〔2016〕330号),由市级卫生计生部门根据各县(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际分配。县级卫生计生部门组织企业、学校和家庭实施创建活动,申报并推荐,市级卫生计生部门初审,经自治区评估验收,最终确定年度流动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学校和健康家庭名单并奖励。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要与相关部门、计生协会等社会团体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加强卫生计生人员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保证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
(二)加强督导评估。各乡镇要按照示范评价标准、工作程序以及工作要求,抓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和家庭的创建申报工作,活动期间要及时报送活动进展情况。
(三)加强舆论宣传。各乡镇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宣传稿件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将在全区总结推广并向国家推荐。
(四)突出工作实效。各乡镇要按照方案要求,深入到企业、学校和流动人口家庭中开展活动。文昌镇、滨河镇要深入到各个家庭、商业网点上了解流动人口家庭情况,各上报流动人口健康家庭3户;柔远镇、东园镇要走进学校,开展创建健康示范校园的活动;镇罗镇、常乐镇、宣和镇联合相关企业,开展创建健康企业活动。其他乡镇要积极开展适宜自己辖区的创建活动,活动开展期间,要及时上报开展活动的图片、活动信息,8月25日前上报活动总结和申报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