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企业:
为了加快推进我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和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两体系一平台”)建设工作,根据沙坡头区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沙坡头区加快推进“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实施方案>的通知》(卫沙安委办发〔2017〕4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政府代镇长姜广文为组长,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冯伟明为副组长,张振文、孙媛、王施程、范学鹏为成员的文昌镇加快推进“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冯伟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两体系一平台”建设相关工作事宜。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镇各行业企业建立起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实现信息化管控,全镇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镇、村(居)无缝隙对接,形成镇政府领导有力、村(居)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有方、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由各村(居)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报送镇安委会办公室。按照职责范围,镇政府报告沙坡头区行业监管部门,分管行业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每年落实管控措施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按照现场管理可视化的要求,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向负有行业主管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必要时向文昌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每年落实管控措施
6、加强风险点和事故隐患信息化管控。企业要充分利用宁夏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将所有辨识出的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录入到该系统中,实现对风险点和隐患排查在线监测或者视频监控,时时刻刻盯紧风险点,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置,确保风险点万无一失。要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六化”对标(安全管理分级化、排查项目清单化、隐患查治常态化、制度规程规范化、现场管理可视化、培训教育经常化)和系统“四用”(可用、管用、会用、使用),到2017年底,全镇工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部上线运行,隐患排查清单制定率、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定期报送率达到90%以上,做到安全隐患排查、登记、上报、监控、整改、评价、销号、统计、检查、考核等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政府监管体系。
1.实施分级分类安全监管。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要结合企业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企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并根据企业安全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推行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对企业报告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要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村(居)的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实施管控整治措施,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每年落实管控措施
2.有效管控行业安全风险。配合有关部门要组织对所属行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行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报告的重大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行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行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各有关部门、各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优化应急资源配备,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
3.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结合自治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和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分析、处置,每一个环节做到痕迹化,实时监控隐患整改情况,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隐患,根据工作痕迹倒查责任,问责到位。一旦报警提示出现异常,责令企业立即处置并反馈情况,使风险点始终处于动态监控之中。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8年12月
(三)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
1.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推动高危行业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要大力推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将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状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挂钩,并积极发挥保险机构在企业构建风险管控体系中的作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建设和部门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主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2019年12月
2.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过程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督促企业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年度自评,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今后,凡企业风险管控和“六化”未达标的,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一律不得通过。对达标后,降低了安全管理水平甚至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要及时撤销其安全标准化评定等级。
责任单位:各村(居)、企业
完成时限:每年落实管控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两体系一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推进“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是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安全管理理念上的转变,是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安全生产工作最欠缺的环节、最突出的短板。各村(居)要针对我镇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特点,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把企业最危险、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岗位、设备、场所找出来,逐一采取可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真正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是提高我镇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各村(居)要加强对“两体系一平台”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并重,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筑牢“两条防线”,不断提升全镇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整体水平。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居)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示范带动。各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企业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各村(居)要根据行业特点选择一批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效果较好的企业作为我镇标杆企业,积极探索总结有效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强化示范带动。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村(居)要加强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情况的督促检查,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镇安委会办公室要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各村(居)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奖惩,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人民政府
2017年6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