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坡头区积极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情况、新变化,精准施策,全区经济不断向新向好,就业形势稳定,上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工资稳步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数量、从业人员双增长。上半年,沙坡头区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工资报表单位237家,同比增加7家,增长3.0%;其中教育71家,卫生和社会工作24家,公共管理类141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1家。期末人数1.58万人,同比增加71人,同比增长0.2%。
(二)工资总额较快增长。上半年,沙坡头区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1.7%,拉动GDP增长0.98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6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6.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工资总额增长较快主要受益于:一是教育行业调整了幼儿园聘用老师的工资标准,补发了上半年差额部分,较上年同期提前发放各中小学1-8月班主任津贴、校长津贴等。二是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乡镇卫生院发放了签约家庭医生上半年补贴及增资后的补差,沙坡头区人民医院补发上年度12月份工资等。三是公共管理行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提前发放部分奖金及其他类工资。相较于去年同期发放的70%取暖费、22%未休假补贴等各类补贴,今年上半年全额发放。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单位工资发放滞后影响稳定性。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中,区人民医院因上年资金到位问题延迟发放工资,虽本年补发,仍反映出资金保障稳定性不足,可能影响职工收入预期与工作积极性,也给工资统计的连贯性、准确性带来挑战。
(二)行业发展不均衡。不同领域增长差异明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单位较少,在行业规模、工资增长可持续性上,与教育、公共管理等领域差距大,易导致人才流向优势行业,影响薄弱领域服务质量提升。
(三)工资增长可持续性不足。提前或补发补贴,短期内拉动工资增长,但后续若无稳定资金来源与合理发放机制,补贴政策难以持续,可能造成工资增长“脉冲式”波动,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资金预算、拨付监管体系,提前谋划资金安排,避免因资金滞后影响工资发放。对卫生等资金敏感行业,设立专项储备或预警机制,保障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完善非在编人员就业保障与薪酬增长机制建设。机关事业单位中非在编人员占近百分之五十,群体规模较大。为此,需多举措强化就业保障与薪酬管理:一方面,积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招录招聘工作,扎实落实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实习以及“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募集等计划,通过多元渠道促进非在编人员就业增收;另一方面,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聘用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非在编群体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逐步缩小其与企业同类人员的工资差距,从而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队伍稳定及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三)强化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业务培训,针对非营利性服务业单位统计人员,围绕劳动工资报表填报规范、指标解释、数据来源等,每季度组织实操培训;建立“填报 - 初审 - 复核”三级审核流程,基层单位填报后,增强初审数据逻辑、完整性,再复核校验,利用大数据比对、实地抽查等,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