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502035/2025-00021
  • 沙坡头区统计局
  • 沙坡头区统计局
  • 有效
  • 2025年01月23日
沙坡头区统计局:沙坡头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分析
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来源:沙坡头区统计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沙坡头区立足“双碳”发展战略,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在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态势的同时,能源消费低位运行,节能形势持续向好。

一、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一)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双降”。2024年,沙坡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5%,较上年同期下降19.3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下降态势;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较上年同期下降18.7个百分点。其中,中卫工业园区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4%;园区外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9.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1%。

(二)五大高耗能行业“升”。2024年,五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9%,占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1.6%。其中,占比63.9%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6.6%,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综合能增速4.3个百分点是影响规上工业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下降35.7%,下拉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下降0.1%,对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煤炭消费量上升。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20.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消费量增长7.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9.1%。从品种看,洗精煤消费量同比增长20.2%;原煤消费量同比下降6.4%,其他洗煤消费量下降20.9%

(四)电力消费量降低2024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同比下降3.2%。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1.27%;第二产业下降6.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3.5%;城乡居民生活增长13.4%。分行业来看: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6.4%;批零住餐业同比增长1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5%;建筑业下降25.6%。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2024年,沙坡头区涉及能源加工转换和回收利用的企业26家,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7.7%,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效率39.8%,较去年同期降低0.8个百分点;供热效率83.5%,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炼焦效率88.4%,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制气效率67.2%,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能源转换效率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能源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量同比下降2024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6.2%。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8.7%,占规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36%;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0%,占比5%新能源发电量同比下降5.8%,占比59%

三、存在问题

2024年,沙坡头区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下降,在22县区排第7,沿黄市辖区排2,节能成果突出,然而瓶颈问题依旧存在。

(一)工业结构调整压力仍然存在当前沙坡头区五大高耗能行业能耗虽呈下降态势,为规上工业节能带来积极影响。但该现象也侧面反映出当前工业结构仍在较大程度上依赖高耗能产业,一旦高耗能行业受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而反弹,工业能耗大概率会随之攀升。

(二)火力发电煤耗指标值逐年攀升2024年,沙坡头区火力发电煤耗较上年同期增长5.97克/千瓦时,即每生产1千瓦时电较上年同期增长5.97克标准煤品消耗量。火力发电煤耗逐年增长说明我区当前存在发电设备的配套设施性能不佳、煤炭品质下降、电厂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计划与调度不合理等问题。

(三)绿电市场发展潜力不足。2024年,沙坡头区规上工业电力生产量同比下降6.2%,新能源发电企业受自然条件(如风力不足、光照不够)、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设备的稳定性和技术问题限制发电效率,致使新能源电站生产能力无法发挥产业优势,整体供需关系不平衡。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工艺流程,升级工艺技术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式,要进一步加大高耗能行业节能监测,结合不同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运行、产品结构等,加大入企调研,深入挖掘高耗能行业节能潜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污、降碳等方面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能效水平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和落后生产能力,对重点工业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二)加强原材料品质管控。通过鼓励、引导企业建立严格的煤炭采购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原料、能源的品质管控,采购低硫、低灰分、高热值燃煤,建设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项目、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等措施,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火力发电煤耗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三)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生产线、设备、原材料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对水、电、气等能源和资源使用的精细化管理,将能源计划与生产计划结合。通过优化生产计划与调度,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和煤炭特性,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碳排放量。

(四)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钢铁、焦化等行业绿色转型,推动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储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支持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能源供给体系,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构建多元化、低碳化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