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502035/2023-00176
  • 沙坡头区统计局
  • 沙坡头区统计局
  • 有效
  • 2023年07月24日
沙坡头区统计局:沙坡头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23年07月24日 来源:沙坡头区统计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上半年,在沙坡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工业领域多重风险挑战,不断克服工业生产市场需求偏弱、价格下降等不利影响因素,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坚决推进稳中提质,在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上延续恢复态势。

一、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

(一)三大门类增加值增速“1增2降”,采矿业、制造业降幅有所收窄。上半年,规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1.3%,占沙坡头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 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个百分点,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5.5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16.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0.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个百分点,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3.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1个百分点。

(二)轻重工业双下降,重工业支撑作用不足。上半年,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5.2%, 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2个百分点;轻工业下降1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8%, 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

(三)重点监测的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2增4降”。从重点监测的六大行业看,增加值增速呈“2增4降”。“2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4降”: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下降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3%。

(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1增5降”。上半年,规上工业28种产品中,13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46.4%。从重点监测的六大产品看,产品产量呈现“1增5降”。“1增”:单晶硅0.6万吨,同比增长37.3%。“5降”:饲料2.7万吨,同比下降3.6%;碳化钙(电石)8万吨,下降11.3%;商品混凝土31.7万立方米,下降32.4%;钢材53.3万吨,下降51.4%;铁合金49.2万吨,下降1.3%。

二、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运行亮点

(一)工业运行速度明显提升,经济持续复苏稳中有进。上半年,沙坡头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2%,降幅较一季度、1-5月份分别收窄9、2.6个百分点。从趋势看,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2月低位开局,一季度收窄,4月快速释放,5月、6月继续回升,总体呈现触底回升的“V”字形向好趋势。

(二)新增企业释放活力。截至6月末,沙坡头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年度规下转规上8户、新投产1户,月度新投产2户,资产重组1户),上半年新增入库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

(三)国有控股企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上半年,大中型企业、私有企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19%、27%和24.2%,在多种经济类型增速下降情况下,国有控股企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1-5月份(-0.3%)提升4.5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2.1%,拉动点为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带动力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停减产企业增多,企业稳产程度不足。6月份,沙坡头区111户规上工业中,停产企业12户,比一季度、5月份分别增加10和4户。上半年累计同比减产企业82户,减产103亿元,减产面73.9%,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6.3个百分点。5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超四成亏损,亏损面41.3%,亏损企业个数同比增长55.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涨128.8%,亏损额增速较快的三个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亏损额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2、4.1、50.6倍,停减产企业仍是影响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重点企业产能趋稳,拉动减弱。一是产能趋稳,但增速回落。10家重点企业(累计产值排名前10的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102.6亿元,同比下降36.1%,其中,5月、6月当月产值分别为23.2亿元和21.5亿元,没有增长点。二是贡献不足,拉动减弱。上半年,10家企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4.7%,较1-5月份回落5.1个百分点,下拉沙坡头区增长8个百分点。三是生产要素供需不足,内部循环不畅。伟中能源科技公司因采购原材料困难且主要产成品焦炭价格低于原材料价格,为减少损失,企业5月减少一台炉子生产,产值下降较明显,渝丰化工公司、同辉气体公司作为下游客户,受其影响原料气体供应不足,产销量同比环比同步下降,产能未能完全释放。

(三)民营工业企业增长乏力,经营负重承压。从单位数量看,沙坡头区民营工业企业71家,占规上企业比重65.1%,是沙坡头区工业基本盘。上半年,民营工业增加值下降24.2%,低于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个数看,5月末,37户民营工业亏损,亏损面超过5成,亏损企业个数同比增长48%。从经营效益看,1-5月份利润总额由盈转亏2亿元,同比下降123.8%,低于规上工业企业增速31.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下降1.86%,低于规上工业企业1.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64.3%,超过60%的警戒线,高于规上工业企业1.8个百分点,经营风险加大。从企业规模看,在规上工业中,具有效益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占比不高,不利于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民营企业效率水平提高的因素,最根本的是产业、产品层次不高,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以单晶硅、多晶硅初级加工以及三元正极材料为主,没有高端电子元件及高端消费终端产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冶炼硅铁等初级原材料产品为主,进一步做终端消费型材加工的企业较少,产业链不长,增值能力受限。

(四)八成行业生产复苏不及预期,支柱行业带动能力较弱。上半年,沙坡头区17个大类行业中3个行业的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增长面为17.6%,与1-5月份相比增加1个,6个行业增加值速度比1-5月份放缓。从支柱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8.2%、11.4%、30.5%、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比1-5月份提升7.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9%,比1-5月份回落2个百分点。支柱行业增速呈现“2增4降”态势,带动工业增长的能力较弱。

(五)产能利用率下降,企业景气状况不佳。一是景气状况判断。二季度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二季度行业总体运行持“良好”态度的企业仅占11.8%,比重较一季度回落5.8个百分点。超过三分之一(41.2%)的企业对二季度自身综合经营状况持“不佳”态度,比重较一季度提高17.7个百分点。二是生产能力利用率。二季度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6.4%,较一季度降低3.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沙坡头区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未能保持在70%以上,运行态势不佳。三是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二季度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为47%,较一季度回落5.9个百分点;反映融资成本比上季度上升的企业占比为17.6%,较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从市场整体预期情况看,对三季度行业总体运行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占比仅为8.9%,较一季度无变化。

(六)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沙坡头区规上工业产业结构仍以高耗能产业为主导。上半年,规上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5.7%,增加值同比下降14.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2户,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8.7%,其中新能源发电企业41户,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2.9%。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以新能源发电企业和单晶硅制造企业为主,产业层次偏低,竞争优势不强,工业企业应对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结构亟待优化调整。

四、对策建议

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挤压企业利润空间,是当前大部分工业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加之用工成本、能耗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环保成本、融资成本等,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落实“硬核”措施,再降政策红利“及时雨”,助力企业爬坡过坎。一是抓落实、强效果。坚决落实现有的各类助企惠企政策,特别是减税降费政策等,着力破解政策落实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切实发挥政策效果,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二是稳微企、防倒闭。结合当前民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升服务行动效果,持续摸清企业存在问题和诉求,跟踪解决企业困难,将政策红利足额传导成企业经营发展的后劲,使小微企业有更多资金改善生产经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持续恢复。如针对小微企业信贷特点,由政府帮助协调金融机构,对经营状况良好、诚实守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畅通融资通道,搭建融资平台,争取信用贷款。

(二)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畅循环强主体稳工业。工业经济要实现量变到质变重要提升,做好龙头企业引领和打通内部循环“主动脉”这篇文章至关重要。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要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拔出“金种子”企业,并采取享受政策、要素保障、重点服务等不同形式扶持这些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二是稳源头,促供销,畅循环。为供、需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抓在手订单、促新增订单、稳“受阻”订单,努力解决重点企业“原材料不足”问题,着力打通部分企业内部小循环“主动脉”。

(三)积极推动完善行业产业链布局,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完善的产业链既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上下游企业协作发展,还可以形成团体凝聚力抵御市场风险,提升竞争力。一是要加快改造冶金、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二是要立足“有中生新”,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比如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供给的质量,就能更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超大规模而且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就会成为稳经济的定海神针,从而增强内外大循环的可靠性,有效应对各种外部冲击。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