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502035/2021-00019
  • 沙坡头区统计局
  • 沙坡头区统计局
  • 有效
  • 2021年04月27日
“十三五”时期沙坡头区经济结构发展报告
时间:2021年04月27日 来源:沙坡头区统计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十三五”期间沙坡头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内生动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推动沙坡头区“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好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20年,沙坡头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较一季度、上半年、前季度分别回升11.13.02.0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呈现逐季回升、复苏向好态势。“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5.8%,为沙坡头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济总量从“十二五”末132.33亿元增加到“十三五”末194.52亿元,沙坡头区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2016-2019年常住人口人均GDP年均增长7.8%,从2016年的34755元增加到2019年的45982元,2020有望跃上新台阶。

图:“十三五”时期沙坡头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二、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演变

从构成看,“十三五”期间,沙坡头区三次产业比例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6.0:38.9:45.1演变为202015.2:39.7:45.1,三次产业结构稳定在“三二一”状态,呈现出第产业比重下降,第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

表   2015-2020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情况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第一产业占GDP比重(%)

17.3

16.0

14.2

14.4

13.7

15.2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39.7

38.9

42.4

41.0

41.3

39.7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43.0

45.1

43.4

44.6

45.0

45.1

三、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多元化发展

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的同时,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向多元化发展,在演变中不断优化升级。

(一)农业基础地位牢固。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31.3%。从农林牧渔业的比例变化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林业比重有所下降,比重由2016年的72.9%0.7%下降到2020年的62.5%0.4%;畜牧业产值比重由2016年的19.4%上升到2020年的29.1%。从种植业内部看,设施蔬菜、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光明乳业、大地牧业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沙坡头区,成功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二)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工业增加值达到62.6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5.7%,占GDP总量的32.2%较“十二五”末提高0.4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从轻重工业构成看,重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80.0%上升到2020年的91.8%,轻工业占比则由20%下降到8.2%。从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单晶硅产量是“十二五”末的9.8倍,钢材、铁合金产量分别增长38.7%6.2%;碳化钙(电石)下降35.2%。从主要行业看,规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从无到有,“十三五”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9%

(三)第三产业占据经济半壁江山。近几年,沙坡头区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大力扶持新兴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在三次产业中均居首位,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3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0%,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交通、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7%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比“十二五”末提高0.6个百分点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总产值年均增长11.5%与此同时,传统服务业占比呈现下降趋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二五”末6.7%下降到2020年的5.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二五”末15.5%下降到2020年的12.7%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