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各办(中心、队):
《柔远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已制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人民政府
2019年3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柔远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冲刺拔寨的关键之年。根据沙坡头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脱贫攻坚实际,制定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已经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政策举措,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聚焦提高脱贫质量大原则,聚焦短板弱项和政策性移民遗留问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效,为实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已脱贫的10户返贫,对因年龄大无法脱贫的一户进行兜底保障。
二、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通过深入学习《摘编》,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贯彻精准方略的行动自觉,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打好综合性基本保障硬仗
(一)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强化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辍学。
(二)实施综合保障性扶贫工程。继续巩固转化全民参保登记成果,鼓励居民积极参保缴费,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健全完善贫困家庭“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环境,确保贫困老年人特别是单老双老户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得到有效保障。
四、打好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硬仗
(一)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发挥专家技术服务团队作用,开展贫困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4人。加强对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进一步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提升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质量。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二)规范落实金融扶贫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两免一基”政策,规范贴息流程,强化扶贫小额信贷助力产业发展的内生功能,推进金融扶贫由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防风险转变,实现符合贷款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应贷尽贷。按照《沙坡头区2018-2020年建档立卡户特色产业培育扶持方案》的统一规划,落实“政府扶持+群众自筹”,按比例承担扶贫保险缴纳费用工作,构筑起因灾因病返贫防火墙。
五、打好移民群众稳定脱贫硬仗
彻底化解政策性移民遗留问题。开展“政策性移民遗留问题大整治”专项行动,紧盯政策性移民户籍混乱、组织弱化和增收产业渠道不宽等棘手问题,开展政策性移民户籍清理核查工作,彻底清理“空挂户”“双重户”,杜绝多头享受国家移民政策,杜绝借机分户、在原籍留人现象。
六、夯实脱贫攻坚基层基础
(一)夯实薄弱环节。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组织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回头看”,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口,重视扶贫标准线边缘户贫困问题,及时纳入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强化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民政与扶贫信息共享机制,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农村低保或扶贫对象,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二)建强基层组织。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深入实施“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大力实施村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压紧压实乡镇党委抓镇促村的主体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
七、坚持和深化大扶贫工作格局
(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支持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
(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充分发挥农民讲习所等作用,加强贫困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大力宣传推广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深入持久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文明村、家庭等创建活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改进扶贫方式,完善脱贫攻坚激励约束政策,采取贷款贴息、生产奖补、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措施,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实施。
八、强化工作保障
(一)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以开展“党政机关作风建设年、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年”为契机,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全面落实“两个遍访”要求,年内完成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遍访贫困户要求。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
(二)规范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区、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加强扶贫项目论证和储备,提高扶贫项目的实施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细化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利用“新四通”平台严格落实扶贫信息“三级公开”工作,强化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三)深化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紧紧扭住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锲而不舍、持续用力,加大直查直办力度,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坚决防止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反弹回潮,用作风建设成果促进各项扶贫举措精准落实。
(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防范扶贫小额信贷还贷风险,扶贫小额信贷必须用于生产性项目,不能用于生活支出,纠正“户贷企用”、违规用款等问题。从严防范扶贫领域债务风险,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防范易地搬迁后稳不住的风险,切实解决遗留问题。防范社会风险,防止贫困户和其他农户享受政策利益失衡引发矛盾,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健全涉贫舆情管理和处置机制,加强对脱贫攻坚舆情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