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中卫市沙坡头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卫市沙坡头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141号)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要求,进一步强化沙坡头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动态管理,做好创建第六批国家示范区遴选及评估准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综合干预工作,遏制慢性病上升趋势,减少社会、家庭负担和个体患病风险,不断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责任,创造和维护健康社会环境,培育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总结推广经验,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沙坡头区建设。
(一)政策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绩效管理和评价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二)环境支持。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监测服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开展烟草控制,降低居民吸烟率。
(三)“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主题日(周)主题宣传,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等工具,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能力建设工作。
(四)体系整合。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六)慢性病全程管理。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
(七)监测评估。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
(八)创新引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拜世雄 区委常委、副区长
副组长:孙金鑫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黄宗玺 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成 员:李智颖 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李 正 区教育局副局长
王 静 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赵 斌 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副局长
刘 懿 区财政局副局长
刘 权 区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副局长
徐 婷 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田玉成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范璐婷 共青团中卫市沙坡头区委员会副书记
王瑞霞 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健康局,具体负责沙坡头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日常工作,黄宗玺同志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人员如有变动,由相应岗位职责人员自行递补,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
(二)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 长:黄宗玺 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副组长:王慧琴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石雨时 沙坡头区人民医院院长
成 员:汪学军 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景兆凯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赵娅丽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胡玉座 市中医医院医教科主任
田彦军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科负责人
薛 艳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科科员
张文玉 沙坡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李学军 沙坡头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技术指导专家组具体负责方案制定、技术指导、效果评估和业务咨询等工作。
技术指导专家组人员如有变动,由相应岗位职责人员自行递补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
四、职责与任务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职责
1.设立专(兼)职联络员,负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把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制度,健全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
3.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落实问责机制。
4.开展工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单位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
5.在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
6.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
7.每年为本单位职工提供1次健康体检,主动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并纳入辖区基本公卫实施健康管理。
(二)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
1.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
(2)建立工作督导制度,每年组织2次由5个及以上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部门合作建立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3个基本运行机制情况。
(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
(4)每5年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主要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
(5)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有效衔接达5项以上。总结创新、特色案例。
2.区政府办职责:
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单位)年度目标管理。
3.区发改局职责:
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4.区教育局职责:
(1)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开放比例不低于30%。
(2)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不低于50%。
(3)将慢性病防控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校课程。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不低于6学时等。
(4)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5)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比例≥80%。
(6)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不低于60%,12岁儿童患龋率小于25%。
(5)学生健康体检率不低于90%。
(6)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创建工作。
5.区工信和商务局职责:
督促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每2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覆盖率达50%以上。
6.区民社局职责:
(1)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中,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2)每年至少开展1次由社会团体组织和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
(3)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居民死因监测信息上报及漏报调查工作。
(4)鼓励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
7.区财政局职责:
做好慢性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工作,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决算管理。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8.区旅游和文体广电局职责:
(1)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居民健身设备完好,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场面积达2.1平米。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低于40%。
(3)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有5个及以上的群众健身团体,并配有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
(4)每年至少开展1次由社会团体组织和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
(5)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常宣传全年至少6次,宣传内容覆盖“三减三健”各个方面。
9.区卫健局职责:
(1)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
(2)负责督促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
(3)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4)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早期发现诊治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自治区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
(6)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
(7)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8)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综合服务区。
(9)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10)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达到70%。
(11)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
(12)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机制。
(13)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10.区医保局职责:
(1)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
(2)制定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
(3)有效引进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11.区公安分局职责:
提供沙坡头区全部人口及死亡人口资料,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居民死因监测信息上报及漏报调查工作。
12.团区委、区妇联工作职责:
积极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组织共青团员、青少年、妇女同志等参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相关集体健身活动。
13.各乡镇人民政府机构职责:
落实属地责任,做好辖区居民慢性病防控知识普及,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村(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活动。配合卫健部门加快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能力建设,开展居民死因监测信息上报及漏报调查工作。协助民社部门设立为居家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沙坡头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动员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次及以上工作会议,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建立业务指导与培训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四)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成考核小组对各成员单位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具体考核方法按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将上报领导小组并予以通报。
(五)广泛开展全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人群对慢性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和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六)不断总结示范区经验,进行推广,以推动沙坡头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附件: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2020版)责任分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