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登录个人中心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互动交流 走进沙坡头

关于印发《沙坡头区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工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640502005/2023-00123 文号 卫沙党农发〔2023〕7号 生成日期 2023-11-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 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

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沙坡头区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工方案》已经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卫市沙坡头区委员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20231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沙坡头区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工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党农发〔202316),结合沙坡头区实际,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为牵引,补齐城乡融合发展短板,提高县域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一年顺利开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思路,到2025年,主要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资源要素投入持续加强,多元化帮扶协作更加紧密,形成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到2027年,打造15个以上高质量美丽宜居示范村,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分别达到60%75%以上,特色产业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融合和县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更趋平衡、水平明显提升。到2035年,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县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1.持续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水平。分区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强化已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加大非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抽查力度,分类推进整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有机衔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监管、村民参与的生活污水治理机制。到2027年,整治完成已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各乡镇)

2.持续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推进源头分类减量与利用。统筹县、乡、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优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协同推进易腐烂垃圾、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洁队伍建设,推动专业化治理、市场化运营。创建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镇村。到2027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达到35%以上。(责任单位:区住建和交通局,各乡镇)

3.持续提升农村改厕水平。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合理确定年度改厕目标任务,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改厕模式,严格执行“4+4+4”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严格落实农村户厕建设国家标准规范,执行农村厕所建设地方标准。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分类分步分年度抓好问题整改。探索建立农村厕所管护财政补贴和农户适当付费分担机制,加快建立农村厕所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和县、乡、村三级管护体系。推广互联网+智慧运维等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强生产流通领域农村改厕相关产品质量监管。到2027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85%以上,全面完成户厕问题分类整改工作。(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4.持续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水平。深入实施城乡面貌提升行动,实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程,开展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持续推进乡村四旁植树绿化,充分利用三地开展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巩固深化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成果。稳妥推进空心村整治,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围绕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心里美五美共建主题,压茬打好四季战役,推动村庄清洁常态化、长效化2027年,建成1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责任单位:区住建和交通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5.持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施绿色农资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广农业绿色栽培管理技术,加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开展受污染耕地修复利用。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加强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到2027年,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5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农药包装物回收率和处置率分别达到85%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各乡镇)

(二)实施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工程

1.强化县域村庄规划引领。深入实施村庄规划编制攻坚行动,持续优化县域国土空间和布局,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全面配合完成县域乡村规划编制和地名方案编制,注重地名方案与相应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配套、同步更新、并行实施。分类确定村庄类型,严格控制村庄搬迁撤并范围。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推广应用《特色抗震宜居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加快培育乡村传统优秀建筑工匠及带头人队伍,因地制宜推广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全面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民社局、住建和交通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2.增强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动市政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镇延伸,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逐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千兆光网向乡村延伸。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提高县城就业容量和质量,引导镇村人口向县城或中心镇转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县城高水平扩容提质,统筹规划县城规模、人口密度和空间结构,严格落实三区三线,防止大拆大建、贪大求洋,防控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推动县城发展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责任单位:区住建和交通局、发改局、水务局、财政局、民社局、教育局、卫健局、工信和商务局,各乡镇)

3.拓展中心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加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推进县域内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建立乡镇中心幼儿园与村级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乡村基本医疗物资供给,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立发热门诊(诊室)。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打造兴旺的商业圈。提升乡镇商贸服务功能,开展农贸市场提升行动。完善乡村邮政、电商、寄递物流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下乡。打造便捷的生活圈。积极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按需配建养老院、老年饭桌、留守儿童关照、残疾人服务等设施,开展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健全县镇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织密乡村地名网,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推进村级各类服务设施综合利用,到2027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区民社局、发改局、教育局、卫健局、工信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各乡镇)

(三)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工程

1.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行动。紧扣自治区六特产业发展布局,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推动建设枸杞、奶牛、肉牛、冷凉蔬菜、西瓜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已建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能力提升行动,2027年,力争创建成枸杞、奶牛、肉牛、冷凉蔬菜、西瓜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2.开展乡村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行动。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以乡镇为单元,构建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围绕枸杞、蔬菜、奶牛等产业,强化邻近乡镇、村在规划、资源、生产、营销等方面协同配合,打造城乡联动、带状发展的产业带。到2027年,力争打造一条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兴、环境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工信和商务局,各乡镇)

3.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强链赋能行动。紧扣自治区七大产业基地十条产业链,打破镇域界限,立足产业连片集群和比较优势,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区。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强基工程,推进全链条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因地制宜培育预制菜产业,发展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建立农产品加工业联系协调机制,培育壮大加工主体,力争六特产业分别培育链长式、旗舰式龙头企业1家。鼓励金融机构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供应链融资,优化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到2027年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各乡镇)

4.开展“塞上江南”农文旅新业态扩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乡村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把农村资源转化为产品、产业、产地优势。依托塞上江南独特的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农事体验等休闲农业新业态。鼓励推动小杂粮、特色果蔬、土鸡蛋、蜂蜜等乡村土产品和民间手工艺品、特色民俗商品、特色纪念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土地等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发展农家乐,打造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7年,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00家。(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各乡镇)

(四)实施乡村治理全域提效工程

1.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治理,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能增力、农村两个带头人广进优备、村级保障扩能增量三项行动。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深化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力争到2027年,三星级及以上村党组织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评星定级、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社局,各乡镇)

2.深化“三治”融合。以整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为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统筹推进乡村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个中心建设,全面推广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制,提高运用积分制解决乡村治理突出问题的水平。落实乡镇权责清单和村级小微清单,强化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的监督。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建一批塞上枫桥派出所、基层法庭。坚持农民主体、自下而上、各级协同,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民社局、公安分局、司法局,各乡镇)

3.提升乡村智治水平。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和电商服务站。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整合乡镇党建、综治、政务服务、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建立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数量不低于村社总数的50%探索区块链与乡村公共服务深度融合,集成服务信息,提高服务效能。建立乡村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与现有社会治安防控网等各类网格实现无缝衔接,构建区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增强对乡村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非法宗教等问题快速发现和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工信和商务局、公安分局,各乡镇)

4.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大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宁夏好人以及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先进事迹,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的正向引导作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集中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倡导厚养薄葬、喜事简办新风尚,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民社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五)实施乡村文化浸润工程

1.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建设。培育组建一批宣讲小分队”“红色宣讲团等农村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媒体中心等平台,每年分级分类分众开展集中宣讲教育不少于50场(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加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和学校三进工作。常态化开展三农干部大学习大轮训,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轮训全覆盖。深入实施各族群众凝心聚魂工程,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党亲国好法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农办、组织部、统战部,区司法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各乡镇)

2.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档升级。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五有(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每年成立一批文明实践服务队伍,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科学规划布局乡村文化设施,大力拓展文化体育活动场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资源,打造集宣传教育、读书阅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于一体的阵地,每年提升改造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乡村文化惠民示范项目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区旅游和文体广电局,各乡镇)

3.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完善文明创建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积极申报自治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到2027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分别达到全区村、镇总数的60%75%以上。积极参与德耀宁夏活动,加强农村道德模范选树力度,每年参加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通过表彰颁奖授牌、乡村红榜公示、银行优待政策等,激励村民崇尚文明行为,弘扬文明乡风。(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各乡镇)

4.加快推动文化惠民润人心。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创新丰富文化大篷车品牌服务形式和时代内涵,开展送戏下乡、科普大篷车、流动图书车、文艺小分队等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广场文化演出2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40场次以上,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000场。扶持农民文化大院特色化、民间文艺团队多样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惠民示范项目,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加大黄河农耕文化等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扶持力度,扶持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创作和反映乡村变化的公益(广告)宣传片。加强优秀地名文化传承保护,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守护好精神家园。(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旅游和文体广电局、农业农村局、民社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六)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退化耕地和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高效节水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坚持“四水四定”,统筹供水、调水、蓄水、节水,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实施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一批抗旱调蓄水库(池),提升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健全农业旱涝灾害防御体系,提升防灾救灾保障能力。到2027年,建成高效节水农业60万亩。(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各乡镇)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升级改造农村供水设施,配合建设全国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到2027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到98%。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鼓励开展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一批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到2027年底,全面完成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城区、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农村清洁取暖率力争达到75%以上,形成城市供暖集中化、农村供暖多元化、全区取暖清洁化的冬季取暖新格局。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向乡镇覆盖,向乡村旅游重点村延伸,推进乡村社区配建公共充电车位。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常住人口20户以上具备条件自然村通硬化路率、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统筹推进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实现危房危窑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区住建和交通局、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

3.完善农村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仓储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支持供销、物流、大型商贸企业改造升级重要流通节点、重要产区中心市场,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仓储保鲜物流中心。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配套产业。推进县乡村客货物流综合服务点建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试点,促进农村客货邮商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4.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兆乡村工程,改造提升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逐步推动5G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向有条件、有需求的乡镇延伸。加快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智慧农业乡镇、数字供销重点乡镇,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加快建设全国数字供销示范区。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向乡村全面延伸数字便民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等应用。(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七)实施城乡综合改革赋能工程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继续探索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广一块地改革,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

2.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评估试点,健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和会计机构委托代理模式。加强政银合作,探索推进集体三资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监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各乡镇)

3.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鼓励兼并重组、集群集聚,积极培育农业上市企业。深化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社(场)创建,扎实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推广托管、半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深化政银合作,开展财政担保模式创新,稳步推广整村授信模式,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到2027年,培育各类经营主体1400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各乡镇)

4.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监会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实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分账管理,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资产、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服务成员等功能。统筹资产资源要素,打造一批资源开发类、资产盘活类、生产经营类、服务创收类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选优配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制定村集体经济收益激励办法,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到2027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以上,培育一批经营收益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运转顺畅的指挥体系。(责任单位:区委农办、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加强要素保障。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按规定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探索开展财政+信贷+农业主体担保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稳妥拓展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三)加强人才支撑。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沙坡头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加快引进和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人才,推动涉农高校、职业学院、党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用人企业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乡村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基层培养锻炼、人才定期服务乡村、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和基层一线流动、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等制度,完善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社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团区委、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四)加强考核激励。将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考评和效能目标考核范围,列入年度督查内容,建立工作推进通报约谈和激励约束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结果在选人用人、资金奖补等方面的运用,对工作推进得力、成效明显的,按规定给予资金、土地指标等支持奖励。对考核结果靠后、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采取约谈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挂牌整治等做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区委督检考办、农办、组织部,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