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沙坡头区2017年水稻绿色增产
模式攻关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关乡镇,相关单位:
现将《沙坡头区2017年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卫市沙坡头区农业和科技委员会
2017年4月27日
沙坡头区2017年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农牧厅《2017年粮食作物优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要求,为了提高沙坡头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成果转化率,以绿色增产、提质增效为重点,推进水稻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绿色化。特制定沙坡头区2017年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在沙坡头区水稻主产区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要突出“一主三先”:增产为主,绿色优先,节本优先,保护优先。通过对水稻绿色增产技术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了可供选择的技术套餐。通过开展水稻绿色增产技术模式攻关示范,推进水稻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绿色化,示范片平均单产较大田增15%以。
二、区域布局
在东园镇双渠村(中卫市长丰家庭农场)建设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片1个,示范面积1000亩,插秧稻亩产指标750公斤以上。
三、实施内容
根据沙坡头区实际,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重点开展“一主三先”技术。将“绿色”的要求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关键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集成技术模式,推进水稻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绿色化。
水稻示范片采用机械插秧,开展三项试验示范展示:即水稻不同品种宁粳50号、宁粳51号等试验10个,面积20亩;不同行距9×3寸8.5×3和8×3寸三种密度试验10亩;不同品牌生物有机肥试验5种,面积10亩。具体技术如下:
1、品种选择:示范片选择高产抗病品种宁粳28号和宁粳50号。
2、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围绕节种、省工、节肥、节药、节水、示范推广水稻大棚育秧机插技术:即一是围绕节种省工采用大棚育秧、控温控湿、早育早插、通风练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发挥中晚熟增产潜力;二是围绕节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每亩基施商品有机肥100公斤,亩施化肥总量:纯氮17公斤,五氧化二磷7.0公斤,氧化钾4公斤。氮肥基施40%-45%,追施55%-60%,磷钾肥全部基深施。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三是围绕节水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插秧稻全生育期水层管理贯彻“两保两控”。即苗期保持薄水层返青活苗,孕穗抽穗期保持水层,防止低温冷害和颖花退化;分蘖期、灌浆期按照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干湿交替管理;6月下旬,水稻进入无效分蘖期,应抑制无效分蘖;对长势过旺的田间实施烤田,促进主茎和有效蘖的生长发育。后期断水不宜过早,一般9月5日后停水,防止停水过早,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四是围绕节药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根据稻瘟病发生规律和监测情况,主推防早、防小、三次防治技术,通过统防统治减少农药用量;五是围绕增产适时早收:适时收获时间为9月20日—9月25日,通过适时早收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期一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
第一阶段(1-2月份):成立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领导小组、专家组。分级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实施地点、示范区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术指导专家。
第二阶段(3-4月份):3月上中旬引进和筛选水稻高产优质品种工作,举办培训班;4月上旬适时播种、育秧,做好大田整地施肥工作。
第三阶段(5-6月份):适时插秧,做好水稻生育期生长发育各项调查,指导水稻追肥灌水等田间管理工作。
第四阶段(7-9月份:加强水稻节水控灌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水稻进行测产,指导农户及时收获。
第五阶段(10-12月份):整理汇总调查数据,撰写工作总结和材料上报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沙坡头区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取得成效,沙坡头区农业和科技委员会成立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领导小组,由农科委牵头,农技推广中心具体实施,项目镇参与。并以沙坡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专家组,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落实,确定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各项技术落到实处。
(二)强化指导服务。沙坡头区成立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的绿色水稻增产模式攻关专家组,指导开展绿色技术模式集成组装等工作。加强对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的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专家巡回指导,确保关键技术入户到田。
(三)合理选择示范区。统一规范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标牌,水稻绿色增产攻模式关示范区选择有区域代表性,交通方便,集中连片的地段;标牌标明示范地点、种植品种、规模、产量目标、关键技术、实施单位、工作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示范点有区域布局简图,建立技术档案。
(四)制定技术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方案,成立水稻专家组,明确技术负责人。示范区安排技术人员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树立标牌。在种植前中后期分期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在关键技术环节组织召开1—2次示范现场观摩培训会,真正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强化资金管理。沙坡头区将严格按照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和资金计划安排和使用项目资金,严格资金使用范围,建立资金使用台账,以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七)完善考核验收机制。为了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结束后,由沙坡头区农业和科技委员会和财政部门进行自查自评,同时将自评报告上报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局。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局将组织技术、财务等方面专家对项目县进行复核验收,并将结果统一发布。
六、资金使用计划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2017年农业财政项目第一批资金计划的通知》,沙坡头区建设1区级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片,区财政投资13万元。主要用于示范片所需物化投入和以及品种、技术模式展示、标志牌制作、部分调查测产费用。其中物化补助计划投入资金10万元,试验费1.0万元,调查测产费用1.0万元,标牌制作计划投入资金0.5万元,燃油费0.5万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