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640502005/2025-00031
  • 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
  • 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
  • 有效
  • 2025年03月07日
中卫市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3月07日 来源: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4,在沙坡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乡村法治环境不断改善,乡村依法治理能力持续提,有力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依法民主决策体系,奏响科学决策法治乐章。强化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在党组会上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2次,依托中心组学法11次,干部理论学习50次。二是全面梳理证明事项。严格按照自治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要求,梳理本部门承担的13项行政许可事项,对依据法律法规保留的证明事项进行梳理编制,并对外公布《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证明事项目录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制。是建立健全政策审查机制。依据《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沙坡头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沙坡头区合法性审查目录(沙坡头区本级)》相关要求,2024年提请合法性审查文件14件、合同8件。印发调整《中卫市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和“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在政策性文件、招投标文件以及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政策、招投标文件出台前不含有不平等对待企业或妨碍公平竞争的内容。是公开透明政策制定过程。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政策性文件、招投标文件以及政策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政府部门、企业、专家等各方意见,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通过官方网站、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时公开政策、招投标文件信息,提高透明度。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并向区司法局报备,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承办了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定期对已出台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清理,对发现的不平等对待企业或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性文件、规定进行修订或废止,确保政策体系的公正性和一致性。组织开展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公平竞争审查自查工作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对现行有效的25个政策性文件进行自查,不存在排除限制竞争市场主体的内容和情形;每季度严格按照要求统计报送政策性文件增量、存量、废止情况,及时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

(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筑牢执法公正透明之基。一是规范执法过程,切实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两轻一免”清单(免予处罚)》《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等,组织开展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渔业、秸秆禁烧等农业农村领域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820余人次,检查经营主体741家次,共立案查处33起,结案33起,罚没款386525.32元。配备专业执法装备及专门询问室,通过文字、影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二是坚持公开公示,确保重要执法信息公开透明化。建立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事前在政府网站公示执法人员名单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权责清单等;事中使用慧执法APP记录行政检查过程相关情况;事后通过全国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和宁夏十公示信息报送系统及时上传执法信息。三是优化审核机制,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设立法制审核工作人员,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坚持一案一审原则,积极发挥法制审核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四是强化执法监督,全面加强农业行政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对通用执法系统、移动监管app、“双随机、一公开”平台的使用,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2024年,共承接互联网+监管”监管任务18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18项,现均已全部覆盖完成。

(三)开展矛盾纠纷深度调处,守护市场和谐稳定之盾。一是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调解仲裁机构建设,充实调解仲裁队伍,提高调解仲裁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化方式解决纠纷,根据纠纷的性质、类型和复杂程度,为当事人提供合适的纠纷解决途径建议。充分发挥乡(镇)调解委员会、村调解小组的作用,绝大多数纠纷由乡村和仲裁委员会调解,极个别纠纷通过司法程序解决。2024年沙坡头区共发生各类地承包经营纠纷61起,调处61起,其中:乡村调解59件,仲裁委员会调解2件。二是强化基层调解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要敏感时间节点,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源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人民调解为基础,注重调解质量效果,做到应调尽调”。2024年,受理网上信访件18件,已化解14件,4件正在推进调解,沙坡头区政务服务中心“12345”政务服务平台信访件199起,已化解198件,1件正在推进调解,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筑牢社会和谐稳定之基。三是复议应诉严履职,依法行政促规范。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履行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法定职责。在履行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职能的过程中,严格履行告知义务。2024年,受理行政复议案1件,行政争议1件,坚持强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全面加深宣传引导力度,绘就良好法治氛围之图。一是筑牢法治宣传根基,明确责任担当。印发调整《中卫市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普法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完善四清单一办法”,明确普法重点,落实普法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的工作机制,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第一责任人体系,有力保障普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深化法治认知。对新颁布、修订、修正的涉农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宣传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干部职工法治教育培训,制定印发《中卫市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干部职工学法计划》,组织开展宪法宣誓、旁听庭审活动,将法律知识培训作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关键时间节点,举办形式多样的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活动。开展会前学法150余次,组织开展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讲座2期、法律法规知识测试2场次、宪法专场学习1场次旁听庭审活动2场次。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一)强化统筹引领,夯实法治根基。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形成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各中心、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印发《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局党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相关事宜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二)聚焦思想领航,淬炼法治素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法、会前学法制度,制定落实个人学法清单,将学法情况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依据,确保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到实处。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重点内容,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坚持利用学习强国、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系统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员干部线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

(三)严守决策关卡,筑牢法治防线。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亲自过问决策事项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环节,确保每一项重大决策都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坚持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对于涉及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重要政策制定等决策事项,亲自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和风险评估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合理、合法合规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通过一系列培训和学习活动,执法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农业农村法律问题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法治建设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未能充分满足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

(二)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虽然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宣传,但在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精准普法方面还有欠缺。对农民群众的普法内容有时过于宽泛,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对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法深度不够,企业经营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针对性还不强。

(三)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在涉及多个部门的联合执法行动中,有时会出现沟通协调不畅、信息共享不及时、执法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执法效率和效果。主要原因是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明确的工作流程。各部门在执法依据、执法重点和执法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联合执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磨合和统一。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全方位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严格落实单位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党组学法制度,加强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规范执法行政行为,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参加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高度重视信访和举报工作,做到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零距离与信访人员谈心交心,体察民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协调解决群众信访事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二)多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加强和完善执法制度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加强法制机构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制审查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案件一律录入行政执法平台公示。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自纠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自觉接受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主动报告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自觉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各项制度。

(三)深层次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根本遵循,拓宽涉农领域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广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干部职工法治素养提升,将干部职工学法融入日常,提升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持续农业农村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针对行政审批人员,深入讲解许可流程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审批规范;重点学习处罚条款和程序,提升农业执法水平,确保干部职工在执法和服务中依法依规,专业高效。

(四)广覆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积极融入全区普法工作格局,突出法律学习宣传教育,紧扣农时节令,加强涉农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注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积极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加强法治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普法工作常态化和动态化融合开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