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局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产业振兴、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拓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现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聚力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助农增收。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增强发展动力。围绕“稳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制定《沙坡头区苹果产业振兴扶持方案(2023—2025年)》,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果品品质提升、生产成本降低、仓储能力提高、品牌效应扩大、营销主体壮大6大方面出台28项扶持政策,覆盖地力培肥、灾害防治、新模式推广、品牌建设、市场营销5大环节,惠及群众3万余人,持续激发苹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建立针对苹果产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聚焦消缺破题,夯实产业基础。紧盯苹果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品质不优等问题,累计投入资金8600万元,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实施苹果园高效节灌、人工辅助授粉、气象监测、增施有机肥(腐熟羊粪)、苹果防霜冻等一批消缺破题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持续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助推沙坡头苹果“种出来、品质好、卖好价”。2024年,为确保南山台苹果平稳度过霜冻期,及时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乡镇为成员的苹果产业防霜冻工作专班,制发《沙坡头区 2024年苹果产业防霜冻实施方案》,形成五级包抓责任体系,建立多要素、微型农业气象监测站34个,实施苹果晚霜冻防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6万余亩,开展晚霜冻防控应急演练,通过药剂飞防、空气扰流、雾炮喷淋等措施,采取熏烟为主,低洼易冻区“防霜火墙+喷水+空气扰流”、平地“熏烟+ 喷水”为辅的防霜防冻模式,全面提升霜冻天气应对协作能力,干群一心连夜持续奋战,确保主产区苹果未受霜冻灾害。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做好示范引领。以技术水平为支撑,增强苹果产业发展“新动能”,总结2023年授粉成功经验,投入资金447万余元,及时采购授粉用苹果花粉500㎏,免费发放给群众,发动群众抓住花期苹果授粉最佳时期,采取人工点授、器械喷粉、花粉悬浮液喷雾、小粉包授粉等多种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区林技中心联合乡镇及花粉供应单位在南山台苹果主产村巡回指导,现场讲解人工点授、喷雾器液体喷施配比、使用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做到精准指导、随时纠偏,完成人工授粉面积5万亩;围绕苹果防霜冻技术基本知识及要点、难点,邀请自治区知名气象、果树专家,分批分层次对永康镇、宣和镇122名技术骨干进行苹果产业防霜冻技术专题培训,逐村开展林果栽培管理技术指导服务47场次3800余人次,不断提高群众果园管理水平。四是深耕品牌建设,助力富农增收。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战略,继续申请“沙坡头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区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北京福来时代品牌咨询有限公司启动“沙坡头苹果”品牌升级项目,依托沙坡头区资源优势,以高端沙漠特色苹果为品牌定位,从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IP、品牌口令等多方面开展沙坡头苹果品牌升级工作,形成沙坡头苹果升级品牌“沙坡头旱苹果”;品牌标识定为“旱”字标;品牌口令定位“香甜得出类拔脆”;品牌IP“旱小驼”,为沙坡头苹果赋予更具独特的生态禀赋和更加原生态的消费感知。积极融合沙坡头区文旅资源,成功举办2024年沙坡头区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沙坡头旱苹果”推介会,不断丰富品牌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以品牌影响力增强苹果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全面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包装箱,通过扫描条形码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追溯,实行强大品牌保护策略,同时采取产供销协同“订单式”采购模式、错峰出售方式,带动沙坡头旱苹果产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二)聚力林业生态建设,描绘绿色发展蓝图。一是坚持环境为要,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工程。按照乡村振兴和生态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防护林建设、村庄绿化等项目工程,完成宁夏中卫市黄河流域规模化防沙治沙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沙坡头区项目区、沙坡头区乌玛高速东段(中卫北—中宁交界处)延伸区绿化项目、沙坡头区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区—防护林建设专项示范项目、沙坡头区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区—绿化美化村庄示范项目、沙坡头区2024年滨河路等绿化项目等5个绿化;完成沙坡头区退化林修复(灌木林平茬)项目、兴仁镇退化林修复项目等2个。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环境优美新农村,科学推进城乡绿化工作。二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建设快速发展。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林地成效。对永康镇、常乐镇、兴仁镇、香山乡4个乡镇全面开展2024年退耕还林检查验收、资金兑付工作,退耕还林面积18.19万亩(前一轮16.14万亩,新一轮2.05万亩),平均每户增收2000元左右。三是提供就业岗位,助推乡村振兴。依托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扎实开展生态护林员新(续)聘工作,确保生态护林员队伍稳定在190人,由生态护林员负责日常巡护林区、草原工作,有效遏制了偷牧、放牧现象,加大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的排查力度,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更好的发挥森林、草原生态效益的同时,适当的缓解贫困就业压力,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约1万元,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三)聚力实帮扶显成效,谱写驻村帮扶新篇章。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我局派驻1名干部驻东园镇金沙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干部坚持践行“脚下有泥,肩上有责,心中有民”的服务理念,围绕五项工作职责,按照每月驻村不少于22天,严守驻村纪律和签到、请销假制度。派出驻村干部与村干部齐心协力,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制定了队员分工职责,各司其职,确保信息反馈、料材上报、数据填报、安全排查等各项工作及时推进落实。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娘家人”作用,按照每季度汇报工作1次的要求,今年共开展工作汇报3次,实现有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沟通、及时疏导;做好驻村干部待遇保障工作,本年度落实驻村干部体检1次,标准1000元;落实落实驻村干部的保额101万元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每月按照实际驻村天数发放驻村补贴,及时发放交通补助及话费补贴等应有政策,保障单位应享受的工会福利,确保应享尽享。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大。近几年来,沙坡头区雹灾、冻灾、风灾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苹果每年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侵袭,导致苹果年产量不稳定、坐果率低。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本地尤其是自然灾害严重地区苹果种植户连年投入确难以获得与付出匹配的收入,再加上苹果种植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即使大家知道苹果净收入高,但继续发展苹果生产的信心正在逐渐丧失。
(二)果园种植成本居高不下。苹果园种植区别于其他农作物种植,无法采用大面积机械工作,各生产环节依然只能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进行,导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农药、肥料等生产物资成本逐年上涨,林果价格相对偏低且波动较大,受自然灾害影响,精品果产量较低,林果种植经济效益不高;果农投资能力有限、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成本逐年增长、机械化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导致部分果园管理粗放甚至放弃管理,恶性循环。
(三)对驻村干部关怀力度不足。对派驻驻村干部的情况关心、慰问及监督不到位,责任压力传导不够,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对驻村干部的关怀多以领导班子成员慰问、探望,其他干部认为这是一项工作,与自己无关,没有建立起干部与干部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筑牢产业根基。加大资金扶持,提高霜冻监测预警能力。全面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气象精准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预测动态,全面提高官方霜冻预警能力。统筹配备温湿度监测装置,完善花期霜冻温度监测体系,提高霜冻风险监测能力,夯实霜冻防控预警基础,支持在各乡镇、村易受冻区域建立以两覆(防冻网高空覆盖、秸秆地面覆盖)、两提(提高树体抗冻性、提高果园温度)、树干涂白、果园灌水、人工授粉为核心的苹果花期霜冻全过程综合防控技术示范点,通过试验明确新型防冻技术、设备、方法的实施效果,为全区苹果花期霜冻防控工作提供技术示范样板。
(二)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大轻简化栽培品种及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探索果农培训新模式,构建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围绕产业提质增效总目标,推动标准化技术措施落实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大力推行疏果剂化学疏果技术、微生物保水剂节水技术,利用现代化科学种植技术减少使用劳动力,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建立干部与驻村干部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对派出的驻村干部加强考核和督查,督促派出干部认真领会学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切实发挥驻村队伍的职责,落实保障好驻村干部待遇保障;以党支部、工会等多种形式关怀,督促干部加强关怀,关注驻村干部心理健康,排忧解难及时疏导,做好派出单位与驻村干部之间沟通桥梁,让驻村干部感受到大家的关爱。
中卫市沙坡头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10月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