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办、政府办:
现将《沙坡头区发展和改革局五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思路》随文呈上,请审示。
中卫市沙坡头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沙坡头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上报五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过去五年,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乡镇的紧密配合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压力,区发展和改革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五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沙坡头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40.6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4.52亿元。过去五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15.7:38.4:45.9优化调整为2020年的15.2:39.7:45.1。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沙坡头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6年的149.70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108.7亿元。城镇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沙坡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4339元增加到2020年的31772元。
(二)顶层设计日趋全面,规划引领不断成熟。科学编制规划,注重顶层设计,牵头编制完成《沙坡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沙坡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沙坡头区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结合我区产业、区位、资源等优势编制《沙坡头区“一带两廊”发展规划(2018-2035年)》《沙坡头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积极推进“十四五”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梳理谋划“十四五”项目371个,总投资580.76亿元。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跟踪掌握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加强与区统计、财政、商务、农业等职能部门以及各领域各行业企业沟通联系,积极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总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区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强化项目资金争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过去五年,沙坡头区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行处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制度,建立项目“四色预警”机制,加强项目督办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大地牧业、国电投香山200MW风电和南岸半岛等重点项目710个,完成投资356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自2018年承接能源工作以来,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机遇,依靠沙坡头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投资稳步增长。组织申报实施国家电投香山、中电建麦垛山等7个风电项目以及美利云、旭卫等9个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659兆瓦,涉及投资89.6亿元,有效拉动了沙坡头区固定资产投资。加强资金争取,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投资导向,紧密结合沙坡头区经济发展实际,主动与自治区相关厅局、市直部门沟通协调,五年来,区发改局共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位项目资金2.1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79亿元,自治区预算内资金3485万元。
(四)加强政府投资管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严把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关,五年来共审查批复扶贫专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政府投资类项目536个,概算总投资63.14亿元。严控概算执行和工程造价,坚持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决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损失浪费,对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预算超过200万元的委托第三方专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进行招标控制价审核,共计审核政府投资项目145个,审减节约资金1930万元。强化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全程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筛选、评审、中期督查和验收工作。组织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各类专项监督检查共计8次,严查项目实施过程中违规问题。先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巡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对2016至2019年批复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梳理,按照“一项一档”进行存档管理,建立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台账,明确项目建设内容、招投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项目信息,及时跟进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在国家重大项目库中进行在线监测调度,每月向自治区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及资金支付情况。严把项目竣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确保项目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精简备案资料,压缩备案时间,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五年来共备案光明牧业、普添科年产15万吨生物有机肥和恒祥壹號院等企业投资项目678个,计划总投资568.42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自治区和中卫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严格落实《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分工方案》中10个方面85项具体改革举措,在减税降费、企业纾困、简化审批等方面不断优化税务、融资、法制和政务营商环境,营造包容普惠创新环境,沙坡头区投资建设环境、地区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等大幅改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对水车村兴强、华钰等3家煤矿实施永久关闭措施,压减煤炭产能53万吨/年。推动天银矿业实施兼并重组,将一号、三号井合并为一处产能60万吨/年的煤矿。严厉打击“地条钢”,取缔3家“地条钢”企业,其中2家已实现转产。2018年以来,检查中频炉企业110余次,每年对中频炉企业开展集中约谈1次,辖区未发现生产“地条钢”迹象,企业合规经营意识明显增强,2020年打击“地条钢”工作经验获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办公室通报表扬。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抓紧抓实抓细“双公示”、黑名单比对、失信治理等工作,加快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2018年以来,我区共填报“双公示”信息5538条,其中:行政许可5264条、行政处罚274条。开展黑名单比对5次,修改完善34家行政主体的错误处罚信息。对3家政府失信机构进行治理,其中2家已履行法律义务,1家正在对涉案项目开展审计工作。
(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大力实施“煤改气”工程,印发《沙坡头区开展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1年)》,2018年以来,对城市建成区周边4镇12个村完成“煤改气”1507户,涉及取暖面积8.21万平方米。2020年,拟实施“煤改气”2650户,目前正在改造中。全力推进散煤治理,印发《沙坡头区清洁煤配送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建成清洁煤配送中心8个。着力取缔散煤销售点,印发《沙坡头区散煤清理整治责任分工方案》,取缔了43家散煤销售点,有效遏制散煤污染。加大能源企业监管,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抓好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2018年以来,对长输油气管道、煤矿以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开展安全检查130余次、安全宣传10次,悬挂横幅12条、发放宣传单400余份,督促企业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安全培训等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发生各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耗煤行业煤炭新增量,严把新建、扩建、改建耗煤项目备案、审批关。实施煤炭消费总量目标管理,已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至行业领域,突出行业主体控制责任。积极推进14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目前三元中泰、众泰工贸等企业已完成安装。2020年沙坡头区能源消耗总量为20.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同比增长2.4%。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受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企业停减产等因素影响,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居民收入放缓、外出消费减少等因素导致消费乏力。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受初期投资基数过高,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大项目,加之投资统计制度改革,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呈下滑态势。三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由于我区重工业企业基数大,用能大户集中在冶金、化工行业,企业能耗高、拉动作用强,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致使我区能耗指标居高不下,短期内难以完成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四是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薄弱。沙坡头区于2018年首次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培训,各部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三、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今后五年,区发展和改革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自治区、中卫市和沙坡头区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强化经济综合管理。做好沙坡头区主要经济指标评估,充分研究论证,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高质量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特别是对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二)推动规划落地落实。聚焦“十四五”目标任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做优做强奶产业、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有效拉动投资增速。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针对已谋划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三个大会战”项目,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进一步靠实建设资金,推动一批引领带动行业发展的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精准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中央投资方向以及自治区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进行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聚焦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事业、节能、环保和生态等专项,对照有关中央预算内资金管理办法,储备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建设项目。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跟踪国家、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依靠沙坡头区资源优势,申报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项目,引进储能项目,推进国家电投、浙能、中国电建等新能源基地落地,做好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协调服务等保障工作,努力建设“风水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四)严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强宁夏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国家重大项目库的推广使用,坚持所有非涉密项目实行网上在线审批,使用平台进行项目库建设管理、项目建设进度管理、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等。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政策法规宣传和业务培训,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形成前期工作规范、招投标公正、建设管理有力、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格局。针对重点建设项目,尤其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扶贫领域建设项目,开展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实施合法合规。同时,结合工程领域建设自查,认真梳理查摆问题,履行牵头职能,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加强监管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项目建设规范有序开展。
(五)全面完成深化改革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简化手续、压缩办理时间等措施落实,不断创新举措,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对接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各部门和行业出台信用分级分类指导目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有效运行,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按照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本区域煤炭需求,适时推动天银煤矿、梁水园子煤矿开展手续办理、复工复产等工作。加强煤矿和中频炉企业监管,严防关停煤矿盗挖盗采和“地条钢”死灰复燃。持续压减中频炉数量,推动中频炉企业转型升级。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要求,严控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新建、扩建、改建耗煤项目减量等量替代。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切实降低煤炭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严格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改造升级示范项目,提高工业能效水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