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区2023年9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时间:2023-10-20 来源: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截至9月底,沙坡头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65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05%,同比增长25.43%

从收入构成看(图1):税收收入完成22,92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5.80%占总数的70.19%非税收入完成9,73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3.64%占总数的29.81%



从收入级次看(图2):四级税收总收入完成167,527万元。其中:中央级收入75,614万元,占总数的45.14%;自治区级收入28,291万元,占总数的16.88%;市级收入40,701万元,占总数的24.30%;沙坡头区(县)级收入22,921万元,占总数的13.6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截至9月底,沙坡头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43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3.35%

 (三)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9月底,沙坡头区支出合计为265,66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9,714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75.90%,同比增长17.7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955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33.32%

二、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税收收入持续增长。截至9月底,税收收入完成22,92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5.80%,同比增长15.02%。分税种看:各税种实现“46”,其中:增值税同比增长109.22%,契税同比增长21.85%,车船税同比增长17.78%,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增长3.21%,上述税种共计同比增收6,534万元。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集中退税拉低基数,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恢复常态,导致增值税同比大幅增长,为税收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奠定基础;二是交通运输行业复苏,购车市场回暖,车辆购置税大幅增长,新购车辆带动车船税增长。三是本月迎来疫情后首个中秋、国庆节,双节将至带动食品行业增产,食品制造业回暖。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弹,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企业复工,带动相关税收同比增收。减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新能源有限公司购置土地一次性缴纳耕地占用税,今年无此项税收收入;二是去年同期部分重点税源企业一次性补缴大额企业所得税,今年补缴金额小,使企业所得税较去年降幅明显;三是房地产销售市场低迷,土地清算退税等原因,致使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收减收。

(二)非税收入增长迅速。截至9月底,非税收入完成9,73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3.64%,同比增长59.40%。其中:专项收入中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1,294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1,724万元,罚没收入1,102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930万元。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事业管理所环卫市场化将国有资产有偿转让;二是水务局规范工业用水权管理,收取相应的用水权有偿使用费;三是各预算单位上缴账户利息。以上三项导致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大幅增长但多为一次性收入,进一步挖潜的空间有限,不具有可持续性。

(三)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民生及重点项目。截至9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9,714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75.90%同比增长17.72%。沙坡头区民生支出234,36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24%。足额保障孤儿、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公益性岗位、退役士兵等低收入及重点人群的生活补助。全力支持压砂地退出及生态修复补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城市环卫市场化服务、麦垛山养殖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下一步建议

(一)科学编制预算,强化“三保”编制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切实将2024年预算编制工作做实做细。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编制的重点,优先将“三保”列入预算储备,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保障范围和标准测算“三保”支出需求,足额编列“三保”支出预算,提高“三保”支出预算管理水平。

(二)守住风险底线,强化库款保障水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抓实抓细财政管理工作。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财政统筹用于重点领域,切实发挥资金效益。坚决杜绝新增暂付款,完善直达资金监管,严防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浪费等现象发生。

(三)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推进财会监督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以查促改、以查促管的要求,扎实巩固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成效。健全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落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切实增强预算单位绩效观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