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
1-12月份,沙坡头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67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65%。
从收入构成看(图1):税收收入完成26,32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21%,占总数的95.15%;非税收入完成1,34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1.37%,占总数的4.85%。
从收入级次看(图2):四级税收总收入完成209,901万元。其中:中央级收入92,096万元,占总数的43.88%;自治区级收入33,760万元,占总数的16.08%;市级收入57,718万元,占总数的27.50%;沙坡头区(县)级收入26,327万元,占总数的12.54%。
从执收部门看(图3):沙坡头区(县)级收入完成27,670万元。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2,214万元,占总数的44.13%;地税部门完成14,113万元,占总数的51.02%;财政部门完成1,343万元,占总数的4.85%。
(二)支出情况
1-12月份,沙坡头区支出合计为119,77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6,558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91.83%,同比增长26.6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19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86.44%,同比增长101.19%。
二、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税收收入圆满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积极与市财政、国地税等部门紧密协调,紧盯重点税源户,强化税源监控,遏制税源流失,加大收入追缴力度,形成征管合力,确保年度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完成。在各方的努力下,2017年,沙坡头区共完成税收收入26,32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2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5.15%,财政收入质量较高。
(二)非税收入圆满完成年初预算任务。截至12月底,沙坡头区非税收入完成1,343万元,同比减收1,040万元。主要是沙坡头区非税收入构成单一,除固定的灌区水费外,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降”政策影响,社会抚养费征收困难,婚姻登记工本费取消及所辖三个自收自支灌溉所的灌区水费从2017年开始纳入预算外管理,致使非税收入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三)坚持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12月底,沙坡头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6.65%,涉及GDP支撑八项支出同比增长41.58%。
一是拓宽领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民生财政”,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全年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困难生活补贴10,302万元,惠及群众33.07万人次。二是筹措救灾资金1,005万元,有效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缓解冬令春荒受灾群众的生活压力。三是拨付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1,116万元,缓解困难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3,413万元。五是安排1,484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人员和西部志愿者工作补助。六是安排资金1,907万元用于信访维稳、禁毒工作、“2.15系”专案补助。七是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兑现各项奖励补助,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257万元。
二是保障重点项目有序建设。一是农林水方面投入资金43,466万元,重点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土地盐碱化治理、落实“河长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设施维修养护,支持农村阳光沐浴工程、农业产业化发展、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粮改饲试点等项目,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和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等。二是节能环保和城乡社区建设方面投入资金26,577万元,重点推进退牧还草工程中央基建投资项目建设,发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助,支持美丽小城镇、农村污水处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工业园区、利丰民族服饰加工、森沃农业科技产业园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是全年拨付各类扶贫资金5,451万元,保障易地扶贫搬迁、脱贫销号村整村推进巩固提升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项目,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技能培训,购买“脱贫保”,发放贫困在校大学生资助及“雨露计划”,落实养羊贷款贴息、农村危房改造等补助的顺利发放。
三、财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2017年沙坡头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收入总量较小,收入增长乏力,自身保障能力相对薄弱,对自治区、市级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
(二)财政刚性支出剧增,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及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收支矛盾突出;
(三)部分项目结余结转资金较大,资金使用效益仍需提高。
(四)财经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个别乡镇、部门执行财经纪律不够严格等。
四、2018年重点工作打算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改进预算编制、强化绩效管理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民生需要等重要领域奋发有为,为沙坡头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大力拓宽增收筹资渠道,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加大非税收入稽查和征管力度,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扶持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财源,不断增强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确保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的任务。二是持续推进PPP项目建设。紧盯宁夏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沙坡头兴仁片区工程和沙坡头区南山台经果林及自流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做好相关服务协调工作。三是积极争取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落户沙坡头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大力争取项目资金。聚焦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生态立区、脱贫富民”三大战略等政策机遇,积极捕捉信息,谋划争取项目,努力实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增长10%的目标。重点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等资金争取工作。五是认真研究政策,加强与各银行金融机构沟通对接,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提升政府融资平台服务保障能力。
(二)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一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合理安排社会保障等支出,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实现对特殊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围绕乡村振兴,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三是加大各类民生资金投入力度,推进社会福利发展,支持养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饭桌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支持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美丽小城镇、美丽乡村、南岸半岛、全民健身中心、污水处理和高效节水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严格预算调整事项,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及时将专项资金细化,下达到部门,实现年度财政政策、资金和项目尽早落实到位。二是建立预算支出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督促各预算单位切实加快支出进度,提升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预算的执行率。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严防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三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在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消化存量资金,避免资金“二次沉淀”。四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防止挤占挪用,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对各单位支出进度情况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结余结转资金规模过大、长期闲置的,将资金收回重新分配。五是积极应对债务压力,合理控制债务余额,依法管理和使用新增债券资金。
(四)坚持大监督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职能。一是开展对各类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扩大监督检查范围,规范支出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二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相关要求,厉行节约,严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三是强化公务卡强制结算,规范公务卡使用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务卡开卡率和结算率。四是完善涉农资金信息查询平台,推进涉农信息公开,为群众查询涉农补贴发放情况提供便捷通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