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要让这些“头等大事”办得更“实”,让百姓的幸福成色更“足”,必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近年来,文昌镇民族巷社区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网格化管理责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民生小事、实事为切入点,切实把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用心用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一、倾听民声解民忧,做社区居民的“暖心人”
“以前冬天出门总是提心吊胆,现在路面干净了,社区真正把我们的‘烦心事’当成了‘要紧事’”,财政楼居民张秀芳有感而发说道。起因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入户巡查中了解到,财政楼因历史原因,楼体落水管未接入下水井,每逢雨雪天气,积水直接排至地面,导致单元门口地面积水结冰,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社区收集到多位居民诉求后第一时间向镇党委反映,经文昌镇多方协调并联合人大代表实地调研,最终由各部门共同制定改造方案,重新铺设排水管道并接入市政管网,彻底解决了积水问题。
二、快速响应保安全,做社区居民的“守护者”
民族巷社区煤矿楼顶楼居民通过社区“网格热线”反映,因落水管接口错位,雨水沿楼体外墙渗入室内,导致墙皮脱落、墙体发霉,严重影响生活。网格员立即响应上门核查,发现该楼因年久失修,单元落水管存在破损隐患。秉着“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安全理念,社区立即将问题进行上报,镇干部接到反映后实地勘察,迅速给出解决方案,联合物业、住建部门等多元力量通过加固接口、增设防水层等措施,高效完成管道修缮,排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此次抢修不仅解决了顶楼住户的燃眉之急,更通过“一事一策”机制形成老旧小区管道问题排查清单,为后续预防性维护提供了依据。
三、主动作为破难题,做社区居民的“连心桥”
丽景园小区距离民族巷社区办公点约1公里,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老年居民前往社区办事、参加活动需绕行,极为不便,居民们普遍希望开通小区与社区之间的便捷通道。经协商,社区联合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实地勘察后确定在小区西边北侧围墙开设人行侧门。侧门开通后,居民来社区办事的时间极大缩短,社区“儿童乐园”多了更多嬉笑玩闹的孩子,80岁的周建军自己拄着拐杖便可到社区参与活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蔓延至千家万户,老人们的眉头舒展,对社区也更加信任和认可了。李淑芳开心地说:“社区开的这扇侧门,连通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服务民生的温度。”
财政楼排水改造、煤矿楼管道修复、丽景园侧门开通三件实事,是民族巷社区践行“网格责任大,为民办实事”理念的生动缩影。社区通过织密网格管理网、畅通民情反馈链、构建多元共治圈,将问题解决在网格、服务落实在网格、民心凝聚在网格。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未来,文昌镇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小化大”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要事来办,以网格为舟,以责任为桨,在为民服务的江河中奋力前行,书写出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