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镇民族巷社区第五网格涵盖6栋住宅楼,服务群众216户427人,一批早期建成的老旧房、炭房子成为文昌镇民族巷社区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急需完善的环节。为此,文昌镇民族巷社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深入开展民心工程、打造“共享+”治理模式,改变了老旧小区生活环境乱、治安状况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让老旧小区焕新颜,极大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享+”邻里驿站
为畅通小区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工商小区内创新打造“小英说和站”平台,社区网格员以“小英说和站”为载体,引导居民表达所思所想,了解居民关心事。针对居民关心的问题,组织小区业主、党员、物业公司等,开展“邻里议事”活动,解决居民心头病。同时,利用“小英说和站”,以理论宣讲为核心,创新采用“宣讲+”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让“小英说和站”成为政策宣传新引擎。
“共享+”文化空间
民族巷社区第五网格遵循“网格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打造“共享花园”“共享文化墙”“共享儿童游乐园”等场景,为居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与文化学习活动场地,有效促进了居民间的社交互动,显著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福祉和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打造的“共享花园”不仅成为了居民的“纳凉花园”,也是志愿者、网格员和居民的“议事花园”,更是解决邻里矛盾纠纷的“和谐花园”;配备攀爬架、漫步机、平步机等设施的儿童游乐园为家长们提供“溜娃场所”,成为了居民锻炼身体、放松心灵的好去处,用“小空间”传递出了“微幸福”;“小巷记忆”彩绘墙为社区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唤起居民对过往岁月的温情回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共享+”石榴声声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民族巷社区第五网格打造“石榴声声”直播间,拓宽宣传渠道,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常态化为居民普及燃气使用安全、居家小常识、反电信诈骗、法律知识等政策信息。以直播的方式,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更快更好地知晓惠民政策、反映社情民意。
第五网格“共享+”网格治理模式的实施,让社区居民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未来,民族巷社区将继续秉持“共建共享、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优化与创新“共享+”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与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与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