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昌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打造宜居、幸福生活区,通过开展城市微改造、微提升和城中村拆迁遗留户改造等工作,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辖区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实现美丽蝶变。
“这里拆迁遗留的平房终于拆除了,这些房子不仅不安全,而且影响我们小区周边的整体环境,硬化后的地面干净整洁,出来散步有了好去处。”居住在和睦社区东园小康楼的王大妈开心地说道。
4月18日上午,轰鸣的机器声在和睦巷拆迁点准时响起,随着低矮平房被拆除,困扰附近群众长达10余年的城市“瘢痕”被顺利解决。“我们严格按照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的要求,从‘重点攻坚、拆整结合、整治提升’三个方面,稳步推进城中村遗留户拆迁改造,拆整一体的施工能够保障工期最短、影响最小、成效最好。”文昌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马斐然介绍道。
今年以来,文昌镇围绕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安排,主动靠前安排部署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遗留户拆迁安置和老旧小区碳房拆除工程,严格按照合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与被征收拆除人达成协议,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同时,为确保拆除硬化等施工作业顺利开展,文昌镇提前与施工单位、相关社区沟通协调粉尘、噪声污染防范和施工安全围挡等工作,并安排工作专班对施工周边居民开展入户通知工作,提醒注意施工安全,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确保拆除工作顺利进行。
在民族巷社区,位于李氏楼北侧的6处低矮危旧的炭房和分隔危旧砖墙也都被一一拆除。“炭房和围墙拆除了,路通了,出行生活都方便了许多,以后出门散步休息也有了好去处。”附近的居民群众激动地说道。在小微处着手,在群众需要处努力,文昌镇通过对城市“牛皮癣”的整治,宜居、整洁、美丽将成为城市形象代名词,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文昌镇将与时俱进,紧跟城市发展步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推进城市改造提升工作,擦亮旅游城市名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向群众交出高质量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