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滨河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家庭协同育人作用,深入推行“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多点发力构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全链条”法治化保护格局,推动形成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法治氛围。
一、突出强化宣传教育,凝聚社会思想共识
为充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滨河镇把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普法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讲活动28场次,通过线下发放手册、悬挂横幅、入户讲解和线上信息推送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激发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中山、槐树北巷、宜居、文苑等社区联合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仲裁委员会、社区警务室等力量在辖区幼儿园及中小学开展“与法‘童’行 护航成长”“拒绝霸凌 守护少年的‘你’”等专题宣讲活动,全面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突出多方协调联动,构建多元保护合力
为系统推进未成年人法治化保护工作,滨河镇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科学内涵,以“1155”枫桥工作法整合资源力量,积极落实控辍保学和强制报告制度,紧盯家庭矛盾、婚恋纠纷等重点领域,以“警格+网格”摸排为主渠道,以法院立案、妇联推送、群众来访等为补充渠道,在辖区内精准摸排调解涉及未成年人监护抚养矛盾纠纷2起。在化解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时,把有利于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放在首位,督促监护人严格履行监护职责,确保未成年人在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帮助困境青少年重塑信心、重返校园。宜居社区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走进校园,开展“用爱护航 从心出发”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为未成年人群体提供情绪压力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释放压力、缓解情绪,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今年以来,各社区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消防、交通、食品安全等专业法律知识普及和防溺水、反诈骗等主题宣传活动11次,着力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三、突出织密救助网络,落实兜底保障措施
为精确掌握困境儿童生活、健康、教育等各方面情况,滨河镇组织儿童督导员和各村、社区儿童主任通过“走、入、救”三字工作法对辖区困境儿童开展入户探访工作,积极对接民政、残联等部门和辖区学校,全面落实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各项政策,严格按照补助标准对孤儿、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目前,共摸排救助困境儿童109人、孤儿27人,每月发放各类补助津贴9万余元,切实把困境儿童保障政策落到实处,鼓励引导孩子们心怀希望、克服困难,专心投入学习、积极面对生活。
四、突出社区服务职能,用心护航幸福成长
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滨河镇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活动。光明、宜居等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六一嘉年华 运动无极限”趣味运动会、“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游园会等活动,小朋友们在享受沉浸式的游戏体验的同时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的魅力,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湖畔社区携手红宝幼儿园开展“时光献礼 唯您最美”母亲节活动,通过将节日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小朋友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促进家庭和睦幸福。新墩花园社区以“幸福新墩+”党建品牌为依托,打造未成年人“小蚂蚁五彩课堂”,建成居民家门口的“儿童幸福之家”,以“红——红色教育、橙——心理健康、青——青春成长、棕——社会实践、金——文化传承”五种色彩构建五大主题模块,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小身体、大能量、讲团结、有纪律的“小蚂蚁”精神,提升社区整体活力。
下一步,滨河镇将继续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法治化保护工作,持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聚焦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织密结对帮扶关爱网格,加强对辖区各类娱乐场所、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场所监督检查,持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