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强化法治保障,护航乡村振兴
时间:2023-10-19 来源: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人民政府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何滩村位于迎水桥镇东北部,地域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262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512户1985人。近年来,何滩村坚持以“抓党建促治理”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构建起工作有章法、管理有标准、办事有依据的治理新机制,实现强村富民目标。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较上年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自治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程示范村”“自治区移风易俗示范村”“宁夏特色旅游村”等荣誉称号。

挥好民主法治“指挥棒”,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何滩村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法治领航指挥作用,扎实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班子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村干部平均年龄从50岁降到42岁。以规范制度为抓手,依法开展村内各项活动,严格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营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民主法治管理新模式,建立村“两委”成员“联点包户”制度,常态化入户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村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创新实施村民代表“五票制”,凡涉及群众的事,都通过村民代表“五票制”决策。通过户主意见票、“两委”论证票、党员审议票、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票、群众评议票,把“话筒”交给群众,将村民意见建议转化为村级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在议事中化解纠纷,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

用好民主法治“助推器”,乡村治理行稳致远。实施“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的基层法治服务模式,通过培养“法律明白人”、聘请法律顾问、配备村级网格员、设置村民调解委员会等形式筑牢乡村治理法治基石。同时,大力实施“学、兴、和、爱、乐”5大工程,设立便民法律服务站、文明实践站等服务阵地,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制定接地气的新村规民约,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8支,开展孝老爱亲、扶危济困、法治宣传等活动100余场次,选树先进典型55人,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推动形成“去陈规陋习,树村内新风”的良好风尚。

抓住民主法治“定盘星”,产业发展焕发活力。何滩村坚持乡村建设和民主法治同向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探索“农旅”融合模式,引进及培育本土乡村人才12名,建设“原舍依田”自然(亲子)教育营地,同时以“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修建特色民宿、乡村游乐场,打造农村流水席、特色传统烤馍加工坊,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用活闲置资金、创办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互联网造势等措施,打造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筑牢民主法治“稳定器”,科技赋能便民利民。何滩村依托“天翼云”监控系统,安装智能摄像头3个,智能喇叭1个,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治安防范,实现“地面有网格、空中有监控”的良好治安防控格局。打造何滩特色产品电商网销品牌,利用电商直播、网上带货等模式,组织开展“电商助农 产业兴旺”等促消费活动,挖掘本地标志好物,拓展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为村民提供网上代购商品、代卖农产品、快递代收代发等便民服务。依托互联网、新技术,何滩村共建共治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更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