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沙坡头区东园镇瑞应村,不得不提及菌菇种植。
近年来,瑞应村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培育了以菌菇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为推动产业发展,延长菌菇保鲜期,增加其附加值,今年,瑞应村又建成了一座现代化菌菇保鲜冷库,有效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真正为村民架起“增收桥”。
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走进瑞应村村民李满平的菌菇大棚,一排排菌包摆放整齐,大大小小的菌菇从菌包两侧探出脑袋。李满平和妻子正忙着采摘、装箱,随后赶忙将菌菇拉到村里的冷库保鲜。
尝到“甜头”的李满平,每当提起保鲜冷库,脸上都挂满笑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以前没有冷库,摘下来没卖完的菌菇只能低价卖掉,不然就烂到了棚里。现在政府支持建成了菌菇保鲜冷库,每当遇到市场价格低迷时,我们就把菌菇储存起来,待价格上涨后再出售,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李满平笑着说。
原来,随着瑞应村菌菇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菌菇存储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短板越来越明显。今年,瑞应村主动向沙坡头区乡村振兴局申请项目资金支持,谋划建成了菌菇保鲜冷库。冷库占地300平方米,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8月投入使用,菌菇存放量达2万余斤。
建了冷库,如何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瑞应村党支部书记李财给出了答案。
“目前冷库正在试运营期间,对农户均是免费使用,这不仅方便了农户,也为他们增加了收入。”李财说,虽然瑞应村拥有悠久的菌菇种植历史,但大多都是农户自产自销,经常被市场价“卡脖子”。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目前,瑞应村正积极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拓市场,打算对村里的菌菇进行统购统销,走抱团取暖路子,不仅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一定收益,还能让村民实现“造血式”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