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产业是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之一,枸杞也是宁夏在海内外的一张靓丽“红色名片”,兼具生态、经济、文化与健康产业等功能,对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兴仁镇坚持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充分发挥核心产区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紧紧围绕枸杞生产、加工、经营“三大体系”建设,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枸杞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市场品牌化发展,实现枸杞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
实施基地稳杞工程。一是扩增基地种植规模。全面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通过逐年扩大已有种植基地规模,打造种植基地,将兴仁镇枸杞产业打造成实现沙坡头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二是加快示范园建设。投资956.97万元,建设种植面积3600亩标准化枸杞示范园区,完善枸杞示范种植、枸杞深加工产业链,提升种植基地作业效率和枸杞产品竞争力,实现枸杞基地标准化、示范化、规模化种植。
实施龙头强杞工程。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推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引进枸杞原浆、枸杞饮料、枸杞食品等招商项目,通过引进、培育枸杞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本地资金实力雄厚、营销网络健全的企业,补齐枸杞深加工短板,以点带面推动沙坡头区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向上争取中小微企业、合作社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加大扶贫贷款、保险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全民小额创业贷款等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问题,拓展产业融资渠道,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实施龙头强杞工程。实施科技兴杞工程一是加强枸杞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主动对接中国枸杞研究院、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和省外科研机构,开展枸杞新品种引进示范、绿色生产种植、枸杞新产品开发、枸杞机械化采摘等技术研究,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枸杞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建设兴仁镇现代化枸杞产业。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在充分挖掘兴仁本地“土专家”“田秀才”的同时大力引进镇外枸杞专业人才资源,通过专业培训、业务比赛、技术交流、外培学习等方式,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用人才、乡土人才,提升兴仁枸杞生产科技水平。
实施质量保杞工程。一是加快绿色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镇、村、基地、农户四级绿色防控体系,持续推广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坚持以GAP(优良种植规范)标准进行生产,实现枸杞现代信息化监测,打造高产、高质、高效的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二是推广社会化组织服务。通过政府奖补、企业和合作社有偿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合作社组建整形修剪、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专业采摘、设施烘干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多元化服务管理,辐射带动群众就业。
实施品牌立杞工程。一是加强宣传推介。根据兴仁镇枸杞种植面积大,枸杞品相好、个大、肉厚、富硒、有效成分高的特色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媒体拍摄枸杞产业相关宣传片,建设枸杞文化展览馆等方式,打响“全国枸杞第一镇”的称号,树立兴仁枸杞品牌。二是支持企业培育。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博览会、展览会、商交会和推介会,多元化发展枸杞产业,完善枸杞深加工产业链。同时,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东风,注册“兴裕红”枸杞商标,壮大兴仁枸杞品牌。三是加大政府投入。由政府组织开展“枸杞采摘节”“枸杞文化旅游节”“枸杞饮食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响兴仁枸杞品牌。
下一步,兴仁镇将不断扩增枸杞种植面积,以种苗培育、肥料供给、采摘、产品深加工、销售等为抓手,引进先进色选、分级、包装、仓储等生产线,打造兴仁枸杞交易市场,构建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六位一体”的现代枸杞全产业链,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充分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为促进沙坡头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兴仁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