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为进一步夯实常乐镇就业保障服务水平,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并享受党和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我镇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基层公共就业平台的服务水平,常乐社区于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为我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坚持统筹谋划、全面夯实建设基础。我镇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始终按照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基础设施、人员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创建工作,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常乐社区结合工作实际,始终坚持贯彻“一面党旗,一个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理念,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整合辖区用工资源,落实各项措施,为争创“充分就业社区”理清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坚持对口援助,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常乐社区创新以“1+2+X”工作法,即建立“1”份台账,增强“2”项本领,推荐“3”次岗位,不断丰硕群众“钱袋子”。建立健全辖区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库,详细记录其自身优势、就业意愿等所需所求,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和创业指导培训,定期收集、筛选、推送本地企业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政策”“送岗位”的就业援助服务,双向拓展就业渠道。对于未就业的劳动力,按照其就业意愿,定向开展多次就业岗位推介,直到帮助其实现就业。在创建期间,先后帮助68名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暖人心送政策64人次,高质量送岗位58人次。
坚持拓宽路径,全面延伸就业渠道。深入发掘就业岗位,是解决群众就业之要,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之根。常乐社区针对有工作能力又因照料老人、病人等没法外出工作的失业人员,引进制作花圈等家庭手工作坊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针对有劳动能力但无法外出的中青年就业困难人员,利用公益性岗位政策,挖掘可安置的保洁、治安巡逻和护理等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业;充分发挥常乐集市地域优势,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创办投资少、见效快的个体经营,实现自主就业。2020年以来,常乐社区共帮助11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多户特困户得到了辖区企业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就业困难。
改善民生无止境,创新服务不停步。在新的起点上,常乐社区将一如既往坚守服务民生的初心,继续巩固拓展创建成果,积极推广创建经验,与各村携手共建,强基础促发展、稳就业惠民生,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拓展更宽就业渠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