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在社区“熄灭”、服务在社区“升温”、群众难题“一网打尽”、基层治理变“智”理……近年来,沙坡头区持续加大文明社区建设力度,有效凝聚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智慧、引导群众参与共建,让社区如家、邻里和睦。
文昌镇黄河花园社区因小区面积大、户数多、建成年代较早,各方面问题层出不穷。黄河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田学红清楚记得,她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小区新老物业的交接。田学红和社区工作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协调、沟通,最后不仅实现了新老物业的交接,还调动居民积极性,让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迈出小区改造第一步。此后,在征求居民意见后逐步对小区内的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从仅有的几件运动设施,到现在的室内阅览室、办事厅、展览室的建成,小区的设施功能越来越完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小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幸福。”社区居民路太平高兴地说。
近年来,沙坡头区人口呈现出居住分散化、年龄两极化、结构复杂化的特征。滨河镇新墩花园社区辖5个居民小区184栋楼,是沙坡头区最大的一个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点。新墩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黄莉到任以后发现,单单把居民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大难题。
“踩百家门、知百家事、当万金油、解千千结,这是对社区工作者提出的岗位职责,要做好这项工作,上门入户熟悉情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让群众了解我们、理解我们,是联系群众的第一步,是最基础、最考验能力的一项工作。”黄莉带领同事从走访入户、摸清居民底数做起,加班加点深入辖区居民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增进交流互信。
以前,无论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努力,社区内的烟头总是屡禁不绝。为此,黄莉和同事们尝试性开展了“捡起小烟头 你我共文明”捡烟头兑换礼品活动,没想到却赢得社区居民纷纷“点赞”。“不捡不知道,一捡吓一跳。没想到我们居住的小区竟然有这么多烟头。”社区居民田自福拿着兑换的一桶洗衣液感慨地说。
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建小区,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社区工作机制的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走进御景华府小区,网格员潘琴正忙着开展“爱润青禾”关爱幼苗项目。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发起的“爱润青禾”关爱幼苗项目和“银龄时光”乐龄暖巢项目,已经成为居民心目中的“贴心服务”。“我们盘活闲置资源,聚焦居民需求,打造集银龄学苑、青禾学堂、环保小屋、心理咨询等为一体的‘微站点’,不断完善御景华府小区党群服务矩阵。”潘琴介绍道。
为了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机制,福兴苑社区遵循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核心,通过楼栋微信群、板凳会、问需于民大走访活动等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促进辖区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沙坡头区涌现出了一批像黄河花园社区、新墩花园社区、福兴苑社区等这样的文明社区,持续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把班子队伍建设得强不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得好不好、移风易俗推进得实不实,作为文明社区工作的重点,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让群众真正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