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沙坡头区部署草地贪夜蛾稻水象甲防控工作
时间:2019-07-01 来源:中卫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微信截图_20190701093353.png


近日,沙坡头区举办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暨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现场会,安排部署草地贪夜蛾、稻水象甲监测防控工作。

此次培训班就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栖息和繁殖,发生危害习性和防治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就全面做好虫情调查监测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场讲解了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对水稻等农作物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此次培训暨现场会旨在让各乡镇农技人员及农户掌握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稻水象甲疫情监测防控防治技术,主动参与到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稻水象甲疫情防控防治工作中,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沙坡头区要求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要结合各乡镇作物种植区域情况,提早制订监测方案、防治预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切实做好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强化技术普及和宣传培训,让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危害习性和防治办法。一旦发现虫情传入,要指导农户正确选择农药和配套防治方法,切实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针对稻水象甲危害,农技专家建议广大农户及水稻种植大户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方式进行防治。防治策略上为“化防为主,狠抓越冬成虫,重治幼虫防治”。分别在越冬代成虫活动期(5月中旬到6月下旬)和第一代幼虫期(7月到8月上旬)进行药剂防治。对已发生稻田和田埂以及稻田周边的沟渠、山坡地、荒地等公共区域,组织专业防治队统一施药防治。

据了解,今年1月份,草地贪夜蛾首次发现入侵我国云南省,截至6月6日,已在18个省(区、市)884个县(市、区)发生,发生面积342万亩。草地贪夜蛾繁殖力强、取食作物种类多、迁飞扩散距离远、防控难度大,轻者减产20%-30%,重者毁种绝收。依据专家预测,随着夏季季风增强,6月至8月将有大量成虫北迁到黄淮海及其以北地区,将对沙坡头区农作物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原产北美洲,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在我国为二类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其成虫危害水稻叶片,幼虫严重危害水稻根部,一般地块水稻减产10%至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至70%。2015年沙坡头区首次发现,经过4年的严密监测和统防统治,虫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但目前防控工作仍不可懈怠。图为农技工作人员现场指导配制防治稻水象甲药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新媒体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