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坡头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服务管理、推进医养结合等举措,全面提升为老服务综合能力,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注重强机制、增投入,实现服务制度化。制定《沙坡头区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城乡老饭桌运营管理办法》等,科学研究合理规划,以满足养老需求为基础,完善老年人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三社联动”养老生态圈,规范城乡老饭桌管理运营,推进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全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累计投入190.5万元为贫困、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及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补助资金204万元用于保障、规范城乡老饭桌管理运营,助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注重强基础、优模式,实现服务便捷化。建成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个农村老饭桌、2个农村互助养老院、公办及公建民营机构6家、民办机构5家,设置床位2257张,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343户,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招标引入北京长友集团养老院和中卫市卫尔康精神病院,推动中卫市康养中心、慈爱康复中心公建民营,吸引社会资本3200万元,有效减轻财政负担,盘活养老资源。在中山、新墩花园、官桥社区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构建适度普惠、就近便捷、服务精准、多元供给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注重引医疗、促合作,实现服务专业化。通过公建民营或引导社会资本建设,有效配置医疗卫生、养老机构资源,辖区6家医疗机构与万家福托养院、中卫市康养中心等7家养老机构签订协议,建立日常服务合作机制,实现“养”和“医”无缝对接。在沙坡头区人民医院设立老年病门诊、专科病房,配备防滑、防跌倒等设施,开通绿色通道和“无健康码通道”,累计接诊13947人次,老年人就医更加便利。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优势,提供健康体检、家医签约、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等服务,累计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12190人、家庭医生签约42300人、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20657人。
注重兜底线、壮队伍,实现服务规范化。落实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贴、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老年人意外保险制度,累计发放各类补贴450余万元,为2374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切实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针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护理员开展岗前培训,74名护理人员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率达91%,专业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督促公办、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重点向一线护理人员倾斜,突出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护理质量高品质输出,养老服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注重创示范、广宣传,实现服务全民化。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长效机制,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为老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情暖夕阳健康行”等主题宣传教育80余场次,普及老年医疗保健、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知识,老年人健康意识持续增强。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端午话民生爱洒福利院”、走访慰问百岁老人等主题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