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坡头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以提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迎水桥镇鸣钟、鸣沙、沙坡头三村共有569户2035人,党员114名,耕地面积3570亩,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三村毗邻沙坡头旅游景区,产业主要以农家乐为主,因村庄集聚性不强、产业发展规模小、实力弱,乡村旅游一直未得到提质发展。为切实解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规模小、实力弱等问题,2022年3月,三村联合成立了中卫市沙坡头区沙漠星空生态农业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产业。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定价、统一接待、统一分配、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运营模式,调整布局、重塑形象、提升内涵,将三村整合为一域,进一步提升了发展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树立乡村产业发展“新导向”。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支部政治引领功能,成立以镇长为支部书记、镇党委副书记为支部副书记,三村党支部书记为委员,推选三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为监事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功能型党支部。同时,以沙坡头区“三村一域”乡村旅游规划为蓝图,探索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每村出资10万元,占60%的股份,剩余40%的股份,除村党支部书记2万元/人外,由每村的三类人员(突发严重困难户、边缘户、监测户)、60岁以上有养老保险且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和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农户,按照5000元/股,互不重复的原则,每户购买1股,作为合作社运营的启动资金。邀请中卫新闻传媒集团、黄河生态文明培训学院等企业经营主体进驻,强强联合,全速起势推进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打造农旅融合“新名片”。根据三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充分考虑各村实际情况,编制了“三村一域”乡村旅游规划。鸣钟村依托毗邻国家5A级景区优势,利用废弃学校、闲置农房及果园、空地,倾力打造“精品民宿+特色餐饮+趣味采摘+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鸣沙村利用商业街区,打造剪纸、刺绣等独特的非遗文化体验区;沙坡头村利用现有的52家农家乐,创新思路,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服务街区;“三村一域”乡村旅游合作发展,可辐射带动40余名劳动力就业,预计三村年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余元,人均纯收入增加5000余元。
坚持产业驱动,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充分发挥三村独特的生态等资源优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制作、星空研学、劳动采摘等旅游模式,在沙坡头村打造沙坡头区乡村振兴体验中心,面向区内外承接各类研讨、教学等培训,目前已承接培训班4期,利润达10万元。租赁9家农户耳房,分别以鸡、猪、牛、羊、鱼等农家菜为主,打造具有农家气息的特色美食,构建碱碱湖特色美食街;搭建从沙坡头—鸣钟—鸣沙旅游观光线路,引进矮马、骆驼、羊驼等8种30余只观赏动物,打造人与动物互动、领略农村美景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以古埙、长笛、二胡、快板等民间非遗传承乐器组建乐队,编排各类节目进行商演,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