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沙坡头区2021年生态移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公布,2021年沙坡头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90.1元,增幅达22.12%,较上年增加1755.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5636元,增幅达16.02%,较上年增加778.2元;经营性收入为1470元,增幅达12.27%,较上年增加160.7元;转移净收入为2350.1元,增幅49.89%,较上年增加782.3元。
加大扶持力度。围绕生态移民产业就业创业,大力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投资3900万元,实施宣和敬农移民区苹果产业园建设、兴仁镇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发放养殖业扶持资金161.62万元,个体经营30.6万元,务工奖补132.86万元,小额贷款7030余万元,补贴利息252.26万元,鼓励群众移民参与发展,提升产业就业创业信心,为生态移民稳定就业务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增强基础设施。聚焦沙坡头区基础设施、移民居住环境短板弱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谋划产业发展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22个、人居环境项目3个,概算资金2.33亿元。借助植绿增绿大会战,在移民村大力开展村庄巷道广场绿化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绿化,康乐、敬农移民区栽植各类苗木12.08万株。在鸣钟村集中开展了环境整治,清理村庄巷道、残垣断壁、“三堆”垃圾,种植各类苗木1440株,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拓宽增收渠道。建立帮扶车间,吸纳生态移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4582人。对生态移民村增设村级公益岗位,把树木管护和村庄环境清洁以村级公益岗形式“包干到人”,切实解决了62名无法返乡、无业可扶、无力发展移民就业。移民村项目建设参照“以工代赈”模式,康乐、敬农移民区发放务工工资达1320余万元,5个移民村人均增收1046元。
培育增收产业。引入光明乳业投资4.2亿元新建了万头奶牛智慧牧场,流转康乐移民区9200亩土地种植饲草玉米5400亩,稳定就业8人。与贵州黄牛集团合作,对康乐、敬农移民区5个养殖园区实施标准化改造,通过“奶牛带肉牛、母牛育肉牛”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移民发展肉牛养殖,年内新增肉牛600头,移民区增收产业逐步稳定压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