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坡头区坚持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作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的关键举措,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实践路径,强化系统谋划、部门协同与质量监管,全力构建“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位推动,系统谋划,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将托育工作纳入沙坡头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深入一线调研,“一事一议” 现场办公,明确卫生健康、教育部门推动托幼一体化工作职责,有效打通部门壁垒。二是深入调研摸实情。 政府分管教育、卫生健康领导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辖区内各类幼儿园、社区及托育机构开展全覆盖摸底调研,全面掌握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入托需求等第一手资料,为政策制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三是科学决策出方案。 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先进地区及兄弟市(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沙坡头区实际,率先制定并印发出台《沙坡头区托幼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的具体措施,在办园许可、注册备案、师资建设、经费保障、收费标准等方面提供政策依据和操作指引。
部门联动,协同发力,打好资源整合“组合拳”。一是优化审批备案流程。 协调编办依托现有幼儿园管理体系,为有意向且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增设托班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注册备案服务。卫生健康部门明确托育机构的备案标准与卫生评价要求,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高效办理”,显著提升备案效率。目前,沙坡头区27家公办幼儿园完成“托幼一体化”注册、备案,新增普惠托位1939个。二是强化政策资源供给。 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在项目申报、经费补贴、场地改造、用水、电、气、热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形成政策合力,共同为“托幼一体化”发展赋能。三是织密医育融合防线。建立医疗机构与托幼一体化机构签约协作机制,将儿童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预防、应急处理等专业医疗服务深度嵌入托育全程,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婴幼儿健康安全屏障。
提质增效,普惠于民,筑牢健康发展“压舱石”。一是严格普惠性认定。 县(区)卫生健康局会同发改、财政、教育部门等部门,对完成备案的幼儿园托班进行普惠认定,确保服务质量与价格稳定。二是强化全过程监管与评估。 将托班纳入幼儿园统一管理,同时卫生健康部门依据《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组织专家团队,从设施安全、卫生保健、膳食营养、课程设置、人员资质、婴幼儿发展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督导与质量评估,评估结果与等级评定、奖补资金挂钩,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三是打造示范样板。 推动1家托幼一体化机构成功创建为自治区优质托育服务机构,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区域内托育服务整体水平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