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坡头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聚焦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链条延伸、市场主体培育等方向,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升级、法治保障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起“特色产业+精准服务+法治护航”的营商环境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打造高效便捷的产业服务生态
坚持问题导向,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科技金融领域,区科技局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宁科贷”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精准需求摸排、全流程审核监管等措施,2025年以来为卫农农业、甜典果业等11家科技型企业审批发放“宁科贷”2143万元。公共就业服务方面,人社部门构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25.55万劳动力数据库,通过零工市场登记需求1.03万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促成570家企业发布岗位2.66万个,实现人岗匹配2549人次。住建交通部门创新推出“建设工程消防审批事项服务告知”微信小程序,实现审批材料无纸化一次性告知,审批时限压缩70.6%,2025年累计办理施工许可电子证照28个,以“数字赋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多部门协同发力的服务生态,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二、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深度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品牌赋能”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畜牧业领域,出台印发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扶持方案》,设立8447万元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奶牛、肉牛等特色产业,通过“见犊补母”“出户入园”等创新政策,力争2025年底,奶牛存栏量达到7万头,肉牛、羊、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万头、70万只、68万头、660万羽,同步打造“宁夏六盘山牛肉”等区域品牌,推动畜牧业从“散养为主”向“集群发展”转型。种植领域则以“硒砂瓜”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构建全流程防伪溯源体系,印发溯源标识贴纸6500万枚,通过“地理标志+溯源认证”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硒砂瓜”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金字招牌”。
三、强化全链条保障,护航产业链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构建“政策扶持+金融赋能+人才支撑”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在为企纾困解难方面,建立沙坡头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服务机制,通过定期走访、问题交办、跟踪督办,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金融机构创新“原奶供应贷”等金融产品,为养殖户提供价格指数保险,覆盖奶牛、肉牛等主要畜种,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民社部门开展“订单式培训”,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电工、餐饮等技能班,培训2182名重点群体,推动“人力资源”向“产业人才”转化。司法部门组织10家律师事务所与16家重点服务企业开展结对帮扶,为中小企业提供合规审查、合同管理等服务,筑牢法律“防护网”。住建交通部门深化招投标改革,推行“远程异地评标”“评定分离”等模式,完成远程评标项目12个,积极帮助建筑企业对接光伏基地等新兴项目,推动签订施工合同3500万元,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实践充分证明:优化营商环境绝非空洞口号,而是需要跳出“单兵作战”思维,以政策集成破壁垒、服务创新提效能、产业协同强支撑,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激活特色产业新质生产力、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沙坡头区正走出一条“营商环境优、产业活力足、发展质效高”的振兴之路。未来,唯有持续紧扣区域实际,聚焦产业链痛点堵点,以改革破局、以服务暖心,方能为各类市场主体成长壮大提供更丰沃的土壤,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更持久的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