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各项事务的深入推进,村级历史债务时间跨度长、经手人多、债务债权构成复杂、解决难度大等问题,正成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拦路虎”。为更好推进村级债务防范化解工作,沙坡头区探路先行,按照“控制新债、摸清旧债、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抓重点督弱点破难点,主动为化解村级债务纾困解难,着力将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振兴乡村、服务农村发展推深做实。
强化联动协作,形成债务摸底化解“聚合力”。沙坡头区高度重视村级债务问题,把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统筹推进,乡镇和村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召开会议、推进落实,督促乡镇摸清村级债权债务底数,制定“一村一策”化债方案,积极回收债权化解债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引导镇村两级克服困难、摒弃顾虑,从“被动落实”向“自觉行动”转变,主动化解村级历史债务,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抓好分类处理,下好存量债务化解“先手棋”。以沙坡头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督促村级建立完善债权债务动态管理台账,加大债权债务清算力度,区分成因、清查核实、内生动力、外聚合力、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回收债权、化解债务。对往年兴办村组企业倒闭或生产经营项目停产形成的债务,村级研究化解对策,镇级实行动态监管,督促及时化解债务;对村集体与往来单位或个人形成的多角债,在做好工作、协商自愿的前提下,动员债权债务人自愿结对,相互置换,办理手续,冲销集体负债额度;对债权人下落不明或死亡,且无继承人的不良借贷资金,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做呆账、坏账核销处理;对实质性债务暂时无力偿还的,结合村集体经营收益情况,制定详细还款计划,逐年化解债务。截至目前,沙坡头区共化解村级债务1386.12万元,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增强造血功能,激活村级债务化解“新动能”。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党支部+产业协会+党员+农户”等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现有资产、资源通过投资入股、融资租赁、托管、抵押或质押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滨河镇南关村和官桥村巧借改革春风,打造“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发展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积极争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项目资金支持,鼓励村党支部创办、领办产业项目,培育和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村级债务化解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控制债务增量,增强集体经济发展“保障力”。通过开展培训、实地检查,督促村级组织严格落实债权债务管理制度,不得举债兴办公益事业,不得举债分红,不得举债发放福利;举债从事经营性活动应当纳入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范围,参照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并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备案;村级组织直接与社会资本合作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合同中明确权责边界及收益分配,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建立健全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负债,谁偿还”的原则,对未经批准擅自举债的村级组织要严肃处理,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和经济责任。严格控制各项开支,按照“总量控制、预算审批、动态管理、强化监控”的原则,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重点杜绝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开支,从体制上遏制新债务的发生。
下一步,沙坡头区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科学指导镇村两级全面厘清、理顺债权债务关系,控制新增债务,防范债权流失,严格划定时段,锁定清收任务,通过账务“冲转”处理、依法清收债权“偿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化解”等多种举措,全力化解村级债务。开展经常性指导,坚持以训促改,以查促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纠偏,为扎实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理清思路、明晰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