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坡头区抢抓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机遇,坚持在“特”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融”字上见实效,阔步走上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打造独具特色又令人耐读耐品的“诗与远方”目的地。
全方位保障,机制围绕旅游“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构建与旅游发展相配套的规划体系、领导体系、保障体系,为“旅游+”发展“保驾护航”。规划引领强基础。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沙漠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全景全时全业”发展方向,以沙坡头景区为核心载体,统筹文化、乡村、产业等各类资源,精心编制《沙坡头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沙坡头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建设方案》等方案,全力构建“一核、两带、四区”空间布局。项目带动提效能。巩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高标准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推动鸣钟“三村一域”、何滩村等旅游重点村建设提档升级、积聚人气。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优势,积极谋划长流水文化溯源、莫楼村传统历史文化名村、黄河常乐胜境等重点项目发展,全面延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链条。多方联动聚合力。深化与宁夏大学文旅学院等单位战略合作,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顾问库,配套完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扶持壮大奖励政策办法,联合相关部门加快组建成立沙坡头区餐饮、旅游、酒店协会等,推动吃住行游购娱行业标准、质量双提升。
全景化打造,城乡围绕旅游“优”。发挥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创造“旅游+”、全域旅游及文化供给资源新价值。打造“长红”特色游。先后实施大漠星河、沙漠野奢酒店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黄河宿集引进西坡、大乐之野、墟里、飞茑集等11家国内知名民宿品牌,依托大漠星空,持续擦亮“星星的故乡”文旅IP,充分整合旅游点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中医技艺等资源,培育星空、康养、休闲度假旅游、沙漠体育、旅游演艺等特色业态,实现“网红”—“火红”—“长红”的转变。提质多彩乡村游。立足沙漠、黄河、绿洲、星空资源禀赋,着力推动全域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硬扎生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体262个,以考古游、研学游、亲子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打造了“三村一域” 、何滩村等一批乡村旅居目的地,拓展了普天瑞农、森沃生态等一批趣味研学基地,培育了南北长滩、长流水等一批民俗文化景观带,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旅游新特色。点亮沉浸夜间游。延伸“大漠味集”餐饮品牌,强化“场景力”,差异化谋划建设多条有中卫风情故事IP的步行街,以向阳步行街为核心,培育辐射中卫万达广场、兴隆南北街、中山街、商城特色小吃街、鼓楼南北街、高庙公园为一体的闭环“夜经济”消费圈,积极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全空间串联,产业围绕旅游“宣”。以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抓手,创新文旅宣传营销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叫响“沙漠水城 星星故乡”旅游品牌。宣传造势靓品牌。围绕山、水、酒、城、沙5大特色组团,结合“乡村四时好风光”按季度推出“乡”见不晚寻梦梨园踏春之旅、遇见未来沙漠水城亲子研学之旅、大漠星空最美黄河发现之旅、山水田园踏春赏花采风之旅等精品旅游路线和系列活动。优选知名新媒体公司实施“沙坡头区文旅”新媒体运营项目,统筹用好各类媒体平台,打造文旅宣传新矩阵,不断提升“星星故乡、沙漠水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强化活动聚人气。抢抓“宁夏沙坡头区金蛙美育国际艺术节”举办、江苏卫视《小小骑士一起冲》栏目拍摄等契机,坚持以节促旅、以旅兴业,精心举办第十七届黄河梨花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美好中国,幸福旅程;从新出发,遇见沙坡头区”沙坡头区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浪宁夏·品味道”2023沙坡头区特色美食和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思路,营造文旅消费热点和亮点。扩圈引凤谋发展。坚持“走出去”敲门招商同“引进来”共谋发展相结合,先后外出参与2023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第十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活动9场次,举办“如遇佳期 闽宁协作·有头有尾”沙坡头区2023年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厦门站),引进外省团队、客商来沙考察9次,与5家知名旅行社签订客源输送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放大旅游效应,做大“共富朋友圈”,推动沙坡头区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