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沙坡头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沙坡头区实际,结合“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三年行动,以完善“五个体系”为重点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托起群众幸福底线。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建设,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建立动态更新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库,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对困难群众给予相应的救助帮扶,合力解决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困难;强化临时救助帮扶,按需实施分类化差异化救助,针对不同困难群众救助需求,运用发放实物、现金和提供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分类化、差异化救助水平,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需求,打造“物质+服务”救助模式。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以经济困难老年人为底线,进一步夯实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年饭桌)为中心的养老服务圈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为当地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助推社区精准化服务。以推进社区治理实验区为抓手,梳理解决社区治理中痛难点,以社区服务重点人群的不同需求为依据,科学划分社区类型,连片打造、分类治理,实现社区精准化服务。补齐社区基础服务设施短板,深挖整合社区现有资源,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全面推广。建立县区、乡镇、社区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完善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网格员量化考核机制,弥补制度空白。
完善殡葬服务体系,真正实现“逝有所安”。加快完成沙坡头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以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建成40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和建设用房以及道路、绿化等设施,实行普惠性惠民殡葬政策,不断推进殡葬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完善公益性安葬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逝有所安”需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群众致富增收。聚焦“需求链”和“供应链”两个关键环节,加大劳务输出基础建设,确保实现劳动力资源动态化管理;强力搭建就业信息平台,联合人力资源公司积极开展劳务推荐,对劳动力和用工资源开展一对一匹配、点对点输出。着力解决了劳务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称、就业不稳定、流动频率高、服务管理难等突出问题,打通农村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