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沙坡头区民社局组织相关部门、乡镇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沙坡头区残疾人救助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国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落实好会议精神,确保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残疾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区民社局对沙坡头区残疾人救助工作从四个方面再明确、再部署。
分类实施保障,实现救助“精细化”。对持证残疾人与残疾人两项补贴人员信息按月比对,对未申请“两项补贴”的人员入户调查,协助残疾人办理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对残疾人家庭,特别是易返贫残疾人、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群体的救助情况、生存状态等开展定期动态核查,将符合政策的及时纳入低保等救助范围。对残疾人家庭分类施保,其中完全无收入的重度残疾人低保家庭施行“以户保”;
对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可单独申请低保,施行“以人保”,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监护人难以照料的残疾特困供养人员、老年残疾人提供上门照护服务;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一对一”帮扶,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通过实施四种精细化保障,织密织牢残疾人生活保障网。
完善调整机制,实现救助“精准化”。结合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调整及照护市场劳动力价格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减轻残疾人生活负担,让残疾群众有持续获得感。完善残疾人家庭的低保金动态调整机制,对无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家庭给予全额低保金;对收入下降,享受的低保金已不能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家庭按照补差政策提高低保金。对享受低保的所有残疾人家庭,在人均补差金额基础上增发10%的低保金。
强化监督管理,实现管理“规范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大社会救助窗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的执行力度,提升社会救助窗口服务效能。组织区民社局工作人员下沉乡镇,采取“送教上门”、“远程指导”等形式开展基层业务培训,使窗口工作人员掌握政策内涵和操作流程,规范办理业务。强化监督指导,将残疾人保障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半年工作检查机制,推动残疾人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简化优化流程,实现服务“便捷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开通“跨省通办”业务,两补资格认定申请将不受户籍地限制,简化补贴申请受理环节,实现“马上办、一地办”,解决残疾人异地申领补贴面临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加强第三代残疾证的核发工作,对办理残疾证有困难的进行上门办理,确保有需求符合办证的残疾人及时申领残疾证,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会议强调,各相关部门、乡镇要紧扣习近平主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讲话精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实现“精细化、精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残疾人保障目标,为沙坡头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