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区旅游资源丰富,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7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乡村。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沙坡头地区的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脱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0年,我区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28.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61亿元。因此我们坚定认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幸福感,助力沙坡头区乡村振兴。
沙坡头区的基础性产业是农业,按照“一特三高”农业发展总体要求已形成了引黄灌区设施蔬菜产业带、南山台扬黄灌区经果林产业带以及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已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体262个,其中农家乐232家(150家分布在迎水桥镇、其余重点分布在滨河镇、文昌镇、东园镇、永康镇)、星级休闲观光农庄17个,规模旅游景点10处、星级农家乐38家、直接从业人员1881人,带动农户3845户。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南长滩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北长滩村和沙坡头村、西北民宿品牌标杆黄河宿集、北长滩“66号”公路等初具影响力的的乡村旅游点;永康富硒苹果产业、金银花产业、迎水桥森沃现代农业、镇罗设施蔬菜苹果产业、香山、兴仁枸杞产业优势明显,但是一二三产业未有效融合,一产产品附加值挖掘不够,与乡村旅游融合度不深。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把乡村旅游作为融合的重点产业,把创业创新作为融合的强大动能。沙坡头区实现乡村振兴,主要有以下六大新路径。
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实现美化环境、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现有乡村旅游点基础设计匮乏,除沙坡头村基础设施较完善之外,周边的鸣沙村、河滩村,排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老化、破旧,需要完善维修。2020年,投资4500万元重点实施森沃生态农业观光园、迎水桥镇乡村旅游示范点提质改造、腾格里金沙岛节能滴灌、河沟村田园综合体等旅游债券项目9个,安装旅游标识标牌40块。借助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公路、步道、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标识导引系统等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
盘活闲置资产,激发乡村活力。因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大量乡村宅基地闲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高效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实施何滩村“原舍依田”亲子教育营地项目,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20余间,打造游客中心、乡貌展馆、田园民居、景观餐厅,开发亲自研学课程,不仅能够提供乡村就业岗位,还可促进农民增收。与神游(宁夏)旅行社签订10万人接待协议,整合利用童家园子及周边乡村宅基地资源,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吸引省内外旅居康养团,发展乡村康养游。南北长滩现居住多为留守老人,有大量闲置宅基地资源,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利用影视剧影响力,也可将拍摄点周边闲置宅基地改造成特色体验民宿,使其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实现发展乡村旅游盘活资产双丰收。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农旅融合。结合永康、镇罗、香山、兴仁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挥乡村旅游在统筹城乡发展、带动科技示范、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实施河沟村田园综合体、森沃全季生态农业观光园、夏华畜牧产业特色体验广场等项目建设,打造以滨河大道为主线的生态农业观光带,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发展旅游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打造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做好休闲农业的建设规划、项目扶持、宣传推介工作,以休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确保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建设。
打造网红产品,实现多元绽放。受疫情的影响,行业寒冬倒逼产业转型,我区乡村旅游正悄然发生转变。据统计,春节期间仅北长滩“66号”公路就接待游客4.7万余人次,已成为区内外游客网红打卡地。除网红公路之外,南北长滩还依托黄河自然风貌、原始村落、水车等资源,不断吸引各大美术学院、艺术院系学生和美术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写生。 黄河宿集旺季入住率达98%,客房均价达到1680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西北民宿品牌标杆。2020年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沙坡头区召开,星星酒店、黄河宿集、火车野奢酒店、童家园子等观摩点,赢得与会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网红产品做文章、谋项目,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能支撑。
做亮品牌活动,振兴乡村文化。强化品牌意识,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去年,在南北长滩、森沃生态观光园等乡村旅游点成功举办黄河梨花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苹果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节事活动,吸引游客15万人,带动旅游消费410余万元。以“星星故乡·沙漠水城”为主题,开展的“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大型文旅活动,通过精心制作8分钟文旅宣传片、线上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开辟云上文旅馆和宁夏日报专刊等方式,拓宽营销渠道,线上点击量超2000万,宣传片累计播放量超500万,全方位宣传展示了南北长滩村、黄河宿集、网红“66号”公路、金沙海帐篷酒店等特色乡村旅游点。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让乡村成为传播文明、体验文化、展示特色的重要窗口,用好用活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强化监督管理,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编制《沙坡头区乡村旅游精品提升计划》,对辖区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实行星级管理,制定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接待服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乡村旅游等级划分和服务规范,统一形象标识,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引导乡村旅游精细化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行业服务公约,倡导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积极探索“互联网+乡村旅游”新模式,加快实施沙坡头区乡村旅游综合消费智慧平台项目,实行互联网智能化管理,强化线上推广、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赋能,带动乡村旅游领域多样化的创新创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沙坡头区将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