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坡头区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把民生的难点、痛点作为改革的着力点,以砥砺奋进、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筑牢民生底线、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改革“破冰”,为群众筑牢坚实的幸福底色。
保民生补短板兜底线
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沙坡头区镇罗镇镇北村村民刘学祥家庭经济困难,老伴患有脑梗,一筹莫展的他试着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了临时救助,老伴随即被纳入保障范围。
面对困难群体,沙坡头区创新政策、优化机制、投入资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今年以来,沙坡头区民政部门为提升救助保障水平,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金、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津贴标准按要求提升,增发资金达1500万元,惠及3万余名困难群众。通过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确保每一份救助金都能落到最需要的人手中,为困难群众织密救助安全网。同时,沙坡头区持续开展低保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对于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程序审核审批后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在制度保障下,沙坡头区各项社会救助事业快速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认定机制不断健全,资金管理不断完善,救助方式不断丰富,沙坡头区还普遍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为最脆弱、最困难的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暖民心关爱特殊人群
提升群众幸福感“一老一小”涉及千家万户。近年来,沙坡头区围绕群众所想所盼,办实事、惠民生,让老人们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走进滨河镇中山社区图书馆内,老年人阅读看报,分享心得;书画室内,几位老人挥毫泼墨。临近饭点,大家一同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社区还将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织起来,打造了一支“红光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参与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沙坡头区在养老服务方面大步迈进,投资2000万元在滨河镇建设总床位100张的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申请自治区公益彩票金在文昌镇、滨河镇12个社区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入25万元在文昌镇东园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打造服务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公建民营”模式,激活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投入99.91万元为478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目前已服务3.5万余人次。
沙坡头区印发《沙坡头区未成年人保护三年行动方案及工作清单》,大力实施未成年人保护三年行动,明确各部门、各乡镇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把既定的工作目标、政策举措落到实处。依托孤儿助学工程、“明天计划”等项目的落地,沙坡头区为困境儿童提供了及时的医疗康复与教育支持。为年满18周岁在校的5名孤儿发放每人每年1万元的助学金。为沙坡头区120余名困境儿童提供现场筛查,有效保障困境儿童权益。
搭建平台促就业 助力民生事业“提质”
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服务平台搭建……沙坡头区多举措全力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投资3676万元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聚焦家政、餐饮、运输、旅游等重点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39人次,切实增强劳动者实用技能。安置公益性岗位315个,确保每个有就业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同时,沙坡头区大力建设零工驿站,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还有效缓解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沙坡头区初步建成卫谢路、福润苑、中山社区、宜居家园4个零工驿站,发布用工信息689条,登记就业需求人员2385人,组织输送零工就业2870人次。指导乡镇打造“家门口”村(社区)就业服务平台57个,成立劳务公司12个,积极对接沙坡头区域内企业,带动村内富余劳动力就业。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改革措施不断细化,民政工作者倾情服务,沙坡头区民政工作领域持续推进改革释放出的发展红利正惠及群众生活的各个层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