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土壤耕性、增强耕地地力,今年以来,镇罗镇在农业设施园区基地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基础肥力。目前,已在全镇130多座日光温室推广实施160余亩,“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李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植的彩椒大棚园区中,彩椒长势喜人。李嘴村党支部副书记俞立新介绍道:“我们把秸秆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在合作社种植的6座蔬菜大棚里开沟、埋秸秆、撒菌种、盖土,有效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用量,让长出来的蔬菜更绿色、有机”。
沙坡头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朱学玲介绍道:“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塑料大棚中应用可提高地温2—3℃,提高棚内气温3-5℃,降低棚内湿度3—5%,提高露点温度1.1—1.6℃,蔬菜上市时间提前7—10天,延长采收期20天左右;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60%左右,化肥施用量减少30—40%,产量提高30—50%,亩均节本增效2000—3000元,推行秸秆代替化肥技术,使生产出来的果蔬更能达到有机绿色标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下一步,镇罗镇将持续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让所有种植户尽可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服务于民、受益于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